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2005年9月27日,广受社会关注的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听证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的第一次立法听证会。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7 El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起征点为()元,决定~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A.1 800B.2 000C.1 600 D.1 500
2.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于2005年10月8 H-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议》。
A.第十一个五年规划B.第十个五年规划
C.第十一个五年计划D.第十个五年计划
3.宪法修正案将三个文明及其关系写入宪法,这三个文明是指()。
A.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活文明
B.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
C.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D.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
4.1923年第一台电冰箱在瑞典问世,它首次使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但当时的冷冻剂是有毒物质,直到1930年冷冻剂更换为氟里昂。而今,研发人员又研制出新的制冷剂以保护环境,电冰箱的发展史反映了()。
①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有很大的提高;②人们对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③人们对电冰箱特别有兴趣;④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5.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段话告诉我们()。
A.个人发展包含在集体发展之中,离开了集体发展就没有个人发展
B.离开了个人利益,也没有集体利益
C.个人的自由是绝对的
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始终是统一的
6.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干什么或不干什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们要首先判断这件事()。
A.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就干,不符合就不干
B.是否有价值或价值的大小,有价值就干,没价值就不干
C.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条件具备就干,不具备就不干
D.是否有能力干,有能力就干,力所不及就不干
7.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B.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C.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
D.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
8.依法治国,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首先要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这是因为()。
A.我国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B.人民群众现实地存在着利益差异的矛盾
C.国内政治关系首先是人民内部的关系
D.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仍然存在
9.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为核心。
A.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B.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D.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10.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
B.党的执政地位是与生俱来的
C.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
D.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
11.我们说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就()而言。
A.各个地区B.全国
C.各个产业D.数量
12.邓小平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
C.马克思列宁主义D.毛泽东思想
13.关于发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发展,能使人民过上富裕生活
B.发展,只指经济水平的提高
C.发展,能够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D.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14.非领导职务应当在哪个级别以下设置?()
A.厅局级B.县处级
C.乡科级D.科员
15.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
A.法律调整的效率B.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C.法律规范的数量D.法律调整后果
16·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件()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必须B.可以C.不能D.可能
17.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
A.请不B.报告C.通报D.函
18.关于答复询问的报告,叙述错误的是()。
A.用语简明、得体,分寸适宜
B.可夹带请示事项
C.是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文种
D.内容准确真实,实事求是地向领导机关作认真负责的报告
19.公文中兼用的基本表达方式是()。
A.议论、描写、说明B.议论、说明
C.议论、叙述、说明D.抒情、说明
20.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其最主要的特征是()。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21.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其根本目的是()。
A.制裁犯罪分子B.打击犯罪分子
C.预防和减少犯罪D.改造犯罪分子
22.()是国务院直属机构。
A.国家统计局B.国家海洋局
C.国务院港澳办D.国务院外事办
23.监察部行使的监督是()。
A.专门监督B.主管监督
C.职能监督D.法制监督
24.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相对方权利义务决定时,要说明作出决定的事实原因和法律依据,这是行政程序()制度。
A.辩论B.通知
C.说明理由D.资讯公开
25.真理的首要的基本属性是()。
A.真理的相对性B.真理的客观性
C.真理的可变性D.真理的具体性
26.感觉、知觉、表象是()。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B.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27.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A.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8.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
A.尊重人权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9.《中华民国宪法》(1923年)又称为()。
A.“天坛宪章”B.“袁记约法”
C.“五五宪章”D.“贿选宪法”
30.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实会上讲话的中心内容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事求是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C.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20,每题1分,共20分。)
1.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适当规模,坚持有保有压,优化投资结构,防止投资过快增长。其措施包括()。
A.继续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B.坚持按照贷款条件和市场准人标准发放贷款
C.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
D.严格控制高档房地产开发,重点发展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
2.胡锦涛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间()。
A.相互联系
B.相互作用
C.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
D.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体现
3.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这一论断()。
A.认为理论与实践应该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
C.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
D.在认识论中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
4.“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到万有引力”的哲学寓意是()。
A.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B.本质总是要表现为现象,现象不是本质的表现
C.现象和本质有区别,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D.事物的现象可以直接感知,本质则是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5.对一个生下来就双目失明的人来说,无论怎样也无法使其产生颜色的概念。这说明()。
A.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是感觉器官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
6.下列选项中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关键是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B.农村综合改革包括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C.既涉及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也直接触及农村上层建筑变革
D.只涉及农村生产关系调整
7.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有()。
A.回避价格风险的功能
B.投机的功能
C.形成合理价格的功能
D.有利于市场供求和价格的稳定
8.我国《宪法》规定,()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A.自治区主席B.自治州州长
C.自治县县长D.民族乡乡长
9.为了扩大有效需求,保证经济稳定增长,我国宏观调控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有()。
A.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促进投资需求较快增长
B.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开拓城乡居民的消费市场
C.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积极开放利用外资
D.降低利率,实施消费信贷,刺激消费需求
10.《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
A.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行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B.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C.行政机关针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采取的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
D.公安人员对公民施以暴力使公民受到伤害或死亡的行为
11.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
A.本级地方政府规章B.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C.部门规章D.行政法规
12.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
A.口述作品B.计算机软件
C.楼房设计图纸D.舞蹈作品
13.公务员的交流方式包括()。
A.挂职锻炼B.扶贫支教C.调任D.轮换
14.可以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有()。
A.原处理机关B.同级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
C.行政监察机关D.原处理机关的上级机关
17.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10条第3款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或者(),并给予补偿。”
A.征收B.征用C.划拨D.没收
18.人们制造强大的火箭,克服地球引力,发射地球卫星,这说明()。
A.人们不仅可以认识规律,而且可以改造规律
B.规律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浮现在事物表面的东西
C.规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D.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9.在下列各类市场中,属于生产要素市场的有()。
A.消费品市场B.劳动力市场
C.资本市场D.信息市场
20.诉讼时效期间适用1年期限的情形有()。
A.延期支付货款的
B.寄存财物丢失的
C.产品质量不合格的
D.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符号涂黑。对的涂黑“√”,错的涂黑“×”。每小题0.5分,共10分。)
1.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其晚辈直系血亲若对被继承人尽较多赡养义务的,也有权代位继承。()
2.省人大常委会有权任命副省长,有权接受省长辞职和从副职领导人员中决定省长。()
3.考任制源于西方的文官制度,后来为亚洲各国所效仿。()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麦穗和齿轮。()
5.规律和物质一样,具有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性,任何人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任何一条客观规律。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所以人只能束手听从规律的限制和约束,不得有丝毫的创新和违背。()
6.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7.并非所有的现象都是表现本质的,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
8.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9.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10.学哲学、用哲学,离不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
11.案件受理后,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权不受当事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变更的影响。()
12.各国发展经验证明,技术创新主要涉及企业行为,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并不是十分突出的。()
13.乡镇人民政府无权自主开除公务员。( )
14.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
15.批评是最轻的一种党纪处分。()
16.坚持实事求是,就是真正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否则,就是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7.单位可以成为行贿罪的主体。()
18.“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这句话说明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对立的。
19.国务院各部委的副职领导,直属机关、办事机关等的正副职领导,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任命。()
20.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