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国家司法考试民法篇精萃(3)
发布时间:2009/11/20 13:06:32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海蓝
(十二)债的保全和担保
E(税务机关
(承包人、债权人) (发包 人、债务人)
A--------------------------B---------------D(第二债权人)
300万元
无效借款合同
200万元
C(次债务人)
C(次债务人)
1. A代位权的要件是什么?
2. 无效合同之债是否影响代位权。
3.B、C之间有仲裁协议或者诉讼管辖权条款,是否影响代位权?
4.A胜诉后,其他债权人能否置喙,分一杯羹。
5.A代位权诉讼胜诉后,债务人表示放弃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如何处理。
6.A代位权胜诉后,债务人是否有清偿义务?次债务人破产或者赖账,债务人以什么理由抗辩?
7.E能否行使代位权。
8.代位权诉讼胜诉后,诉讼费由谁承担。
12-2
乙欠甲500万元,届期未清偿。后乙将价值500万元的原材料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出售给不知情的丙。乙没有能力再对甲进行清偿。甲得知此情况,欲行使撤销权保护自己的权利。
问题:
能否撤销?12-3
甲方对乙方有100万元的债权,双方约定2001年1月1日以前清偿完毕。乙方委托丙方提供保证担保。甲、丙之间未约定保证方式和保证期间。
1.保证期间为 多长,至何时截止?
2.债务人乙到期不履行债务,债权人甲方于2001年8月1日向丙发出催款通知书,丙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后甲方起诉丙方,要求丙方承担保证责任,甲方能否胜诉?
12-4
甲方对乙方有100万元债权。甲方和丙方约定,由丙方提供保证担保。
问题:
1. 一般保证的先诉抗辩权应当如何理解?
2. 主合同变更对保证的效力如何?
3. 如何确定诉讼时效?
12-5
王某想得到一笔银行贷款,以不向李某供货为由要其提供担保(或者欺诈了李),李某在此情况下与银行签订了保证合同。
请问:
1.担保合同是否有效?
1. 李某是否应承担担保责任?
2. 保证期间为多长?
3. 法律对因欺诈签订的合同,采取什么态度?
12-6
甲银行借给乙企业流动资金160万元,由丙提供保证。到期乙不能归还,甲乙约定再借160万元,以贷还贷,双方又签订了流动资金贷款合同,丙不知情,在第二份借款合同上签字,后丙发现实情,以甲乙恶意串通为由,要求确认保证合同无效。请问:
1.对丙的请求是否予以支持?
1. 若第二份合同是丁作保证人,则丁是否可以免责。
12-7
甲方欠乙方50万元货款,丙方提供担保。甲乙转让主债权、债务,对丙方的保证责任有何影响? (十三)债的移转和消灭
13-1
甲方(银行)对乙方(国有企业)有500万元债权(金钱之债)。乙方久拖不还。一日,甲方通知乙方,债权转让给丙方(资产管理公司),要求乙方向丙方履行。丙方以100万元的价格将债权卖给丁方(个人独资企业),丁方以有效的受委托文件,将债权转让给自己的情况通知了乙方。后乙方对丁方的500万元建筑款债权到期(2001年4月1日),于2001年4月10日向丁方发出催款通知,通知4月13日到达。4月14日丁方向乙方发出抵销通知,通知4月17日到达。
问题:
1.丙方将债权卖给丁方,是否有效?
2.丁方的债权转让通知是否有效?
3.丁方的抵销通知是否有效?
4.故意侵权产生的债务,侵权人能否抵销?
13-2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分立、合并的,债权债务如何处理?
(十四)合同概述
14-1
下列合同中,适用《合同法》的有:
A. 政府采购合同
B.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违约
C. 著作权转让合同的违约
D. 政府有关部门与所属国有企业订立的增产节约合同
(十五)合同的订立
15-1
根据下列案情回答问题:
(1)甲方(北京)2月1日以信件的方式向乙方(南京)发出卖房屋要约,有效期为15日。
(2)要约2月4日到达乙方的信箱。
(3)甲方取消要约的通知2月7日到达。
(4)2月8日乙方函复同意,于2月11日到达甲方。
(5)甲方2月12日将房屋卖给不知情的丙方。办理了过户手续。
请问:
1. 要约于何时生效?
2. 要约的起算日期是何时?
3. 取消要约的通知应当解释为撤销,还是撤回?取消要约的通知是否有效?
4. 《合同法》对撤销有何限制?
5. 要约有效期的最后一天是哪一天?
6. 甲乙之间合同是否成立?何时生效。
7. 合同于何时成立?于何地成立?若采取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合同于何时生效,于何地生效?
8. 乙方要求强制实际履行的要求能否支持,为什么?乙方可以追究甲方什么责任?
9. 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是什么?广告是否可以构成要约?
15-2
2002年1月1日,甲方(北京)以信件向乙方(南京)发出要约。要求乙方在12天内以信件送达承诺。信件在路途的正常时间的3天。
1. 若乙方在12日发出承诺,在15日送达。结果如何?
2. 若乙方在9日发出承诺,但是由于传递的原因,14日才到达甲方,结果如何?
3. 若乙方在13日发出承诺,结果如何?
15-3
张某遗失一观赏犬,价值1万元,悬赏5万元。李某送回。
1.李某要求5万元。张某能否以为不当得利或法定义务为由拒绝?
2.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能否请求报酬?
3.不知悬赏广告而寻获该犬时,是否可向甲请求5万元报酬?
4.优等悬赏广告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