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护士资格 >> 正文
临床护理辅导:缺铁性贫血的护理
发布时间:2009/11/25 11:18:14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一)定义: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生成受到障碍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需要增加而摄入不足
  2.铁吸收不良
  3.损失铁过多
  (三)临床表现
  1.一般贫血的表现如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耳鸣、心悸气短、严重者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
  2.组织缺铁的表现舌炎、口角炎及胃炎,表现舌乳头萎缩、舌痛、舌质淡而光滑,口角皲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等。神经、精神系统表现为易激动、烦躁、兴奋、头痛,少数患者有异食癖。
  3.体征除皮肤黏膜苍白外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趾)甲变平,指甲条纹隆起,严重呈"反甲"、薄脆易裂。
  (四)有关检查
  1.血象——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体积较小且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白细胞、血小板均正常。
  2.骨髓象——骨髓中度增生,骨髓铁染色可反映体内贮存铁情况,缺铁性贫血常表现骨髓细胞外含铁血黄素消失,幼红细胞内含铁颗粒减少或消失。
  3.其他——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多,血清铁蛋白检查可准确反映体内贮存铁情况,能作为缺铁依据。
  (五)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体征、有关检查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及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增加,骨髓细胞铁染色阴性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六)治疗要点
  1.去除病因
  2.补充铁剂
  (七)护理问题
  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引起全身组织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体内铁不足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严重贫血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缺铁性贫血预防知识。
  (八)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2.限制活动
  3.饮食护理
  4.药物护理
  (九)健康教育
  1.开展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卫生宣教,对婴幼儿强调改进喂养方法,应及时增加辅食。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除食用含铁多的食物外,还可每日服少量硫酸亚铁0.2g.
  2.向患者说明贫血的病因及积极根治病因的重要意义,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本病预后取决于原发病是否能根治,若能根治,则贫血可彻底治愈。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