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建筑 >> 造价工程师 >> 正文
造价师考试技术与计量(土建)教材重点(十二)
发布时间:2009/12/13 17:35:20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3.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的要求
  1)功能要求
  ① 功能分区
  将各个房间按其使用性质以及联系的紧密程度,进行功能分区,把它们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域。在设计时,可根据各区域之间的功能关系进行布置,确定大的平面布局,然后再具体到各区域内进行房间的细致安排。
  ② 功能关系分析
  功能关系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建筑平面布局的大方案,再结合技术、经济、美观和基地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具体的设计方案
  a. 联系与分隔
  对使用中联系密切的各部分应相近布置; 对没有联系又要求严格分隔的部分应尽可能地隔离布置;对既有联系又要避免干扰的部分应有适当的分隔。
  b.主从关系
  通常主要部分布置在朝向比较好的位置,以取得较好的日照、采光和通风条件;次要部分可布置在朝向、采光和通风条件较差的位置。
  c.内外关系
  一般对外联系密切的部分,应布置在靠近主要出入口、位置明显、出入方便的部位,通常环绕交通枢纽布置;而对内联系的部分,则应尽量布置在靠内的比较隐蔽的位置,避开主要人流,避免人流穿越。
  ③ 交通流线的组织
  交通流线的组织应主要考虑以下几点要求:
  a.不同性质的流线应明确分开,避免相互干扰。
  b.流线的组织应符合使用顺序,力求流线简捷明确、通畅、不迂回。
  c.流线的组织和出入口的设置应与室外道路密切结合。
  d.流线的组织应具有灵活性,创造一定的灵活使用条件
  2)结构布置要求
  不同的结构类型对平面组合的限制和要求不同,进行平面组合设计时,应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和室内空间构成特点,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方案。
  3)设备管线布置要求
  有设备管线的房间位置,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为使设备管线布置简捷集中,在平面组合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将这些房间布置在一起,而且房间以及房间内的设备管线应上下各层对齐。
  4) 建筑造型要求
  在进行平面组合设计时,应考虑对建筑体型和立面处理效果的影响,为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打好基础,创造有利条件

  4. 建筑平面组合形式
  ① 走道式组合
  走道式(又称走廊式)的组合方式是用走道将各房间连接起来,即在走道一侧或两侧布置房间。
  特点:房间与交通联系部分明确分开,各房间不被穿越,相对独立,房间之间通过走道保持联系
  适用:房间面积不大、同类型房间数量较多的建筑,如学校、办公楼、医院、宿舍等建筑。
  ② 套间式组合
  套间式的组合形式是以穿套的方式将主要房间按一定序列组合起来。
  特点:把水平交通联系部分寓于房间之内,房间之间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连贯性。
  适用:房间的使用顺序性和连续性较强的建筑,如展览馆、博物馆、商店、车站等建筑。
  ③ 大厅式组合
  大厅式组合是以主体大厅为中心周围穿插布置辅助房间。
  特点:主要房间突出,主从关系分明,主要房间与辅助房间联系紧密的。
  适用:影剧院、体育馆等建筑。
  ④ 单元式组合
  单元式的组合形式是将关系较密切的房间组合在一起,成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再将这些单元以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
  适用:住宅、幼儿园、学校等建筑中
  ⑤ 混合式组合
  混合式组合是指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组合形式将各房间连接起来。
  适用于功能复杂的建筑,如文化宫、俱乐部等建筑。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