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体型组合
1)单一体型
单一体型是指建筑物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简单的几何形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半球体、圆柱体等。单一体型具有必然的统一感。
2)组合体型
组合体型是指建筑物是由比较明显的几个基本的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组合体型有对称组合和不对称组合两种方式。各体量之间的组合既要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又要富有变化。组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突出主体、主从分明。
b.整个布局均衡、稳定。
c.比例关系恰当。
d.通过各体量之间的横竖、形状、大小、曲直的对比来求得变化。
2.建筑立面的手法
① 比例与尺度处理
建筑立面中的比例包括立面整体的比例,几大部分(如檐部、墙身、基部)之间的比例,以及墙面划分的若干部分之间的比例和它们自身的比例等。设计时,在满足功能、结构等要求的基础上,从整体到局部的比例,从大的方面到细部的比例,进行反复推敲,使各部分都具有良好的比例关系,以求得立面的和谐统一。
建筑立面的尺度处理应恰当。通常可借助于台阶、栏杆、窗台等构件来衬托出建筑物正确的尺寸感。
② 虚实与凹凸的处理
建筑立面中,“虚”的部分有窗、凹廊、花格等,常给人以轻巧、通透的感觉。“实”的部分有 墙、柱、檐口、栏板、阳台等,常给人以厚重、封闭的感觉。在立面处理中,可巧妙地利用虚实的对比关系来丰富建筑立面。
建筑立面中,凸的部分有挑檐、阳台、栏板、雨篷等;凹的部分:有门窗、照廊等。在立面处理中,可借助于凹凸的对比来丰富建筑立面,增强建筑物的体积感。
③ 窗与线条处理
窗是立面上的主要构件。窗的位置和大小受到内部空间的使用要求和结构的制约。窗在立面上的排列组合,应反映出内部空间和结构的特点,同时,结合墙面上的其他构件,使之有规律、有条理又有变化,富有韵律节奏感。
④ 色彩与质感处理
色彩和质感涉及到表面的处理。在建筑立面设计中,可借助色彩与质感的互相交织穿插形成韵律美的图案,运用色彩和质感的对比,使建筑立面富有变化、更加生动。
⑤ 重点与细部处理
在建筑立面设计中,根据建筑功能和造型需要,对有些部位应进行重点处理,加以强调,使之更加突出、醒目。
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对比的手法,使重点突出。
建筑立面中具有装饰作用的细部,如线脚、栏杆、花格等,应给予恰当的处理。: [NextPage]
1.墙脚
墙脚是指基础以上靠近室内、外地面的墙段。它包括勒脚、踢脚、墙身水平防潮层和散水等部分。
1)勒脚
勒脚是外墙外侧与室外地面接近的部位。其作用主要有:保护墙身避免外界雨雪侵蚀而破坏;加固墙身防止受外界机械碰撞而受损;装饰墙身美化立面效果。
勒脚的高度确定主要应考虑使用功能和立面造型等特点。为保证防潮,并考虑机械碰撞的影响,勒脚至少应高过水平防潮层。
勒脚的构造做法通常有抹灰、贴面或石砌等几种。
2)散水
勒脚下端沿外墙四周地面设置的向外倾斜的防水构造,称为散水或护坡。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室外地面水及屋檐滴水对墙基的侵蚀。
散水需有一定的排水坡度,一般为2% ~ 5%。
散水的宽度主要与屋顶排水方式有关。对于有组织排水,散水宽度一般为600~1000mm.对于无组织排水,当设有明沟时,檐口滴水中心与明沟竖向对齐;当不设明沟时,散水宽度比屋顶挑檐宽出200mm.
散水与明沟的构造做法通常有砖铺、块石、混凝土散水等。
3)防潮层
墙身防潮层的作用是阻断毛细水,保持墙身干燥。
防潮层位置确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a.当室内地面垫层采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时,其位置应设在室外地面以上,室内地面垫层高度范围内,一般在室内地面下60mm处;
b.当室内地面垫层采用透水材料(如灰土、碎砖)时,其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60mm处;
c.当内墙两侧地面出现高差,或外墙是地下室墙时,应在墙身内设置高低两道水平防潮层和一道垂直防潮层。
防潮层做法通常有柔性防潮和刚性防潮两大类。柔性防潮材料主要选用各种卷材;刚性防潮材料主要选用防水砂浆防潮和细石混凝土防潮。
2.窗台
窗台按位置不同分为外窗台和内窗台。外窗台是用以排除窗外侧流下的雨水,保护墙面;内窗台是用以排除窗内侧的冷凝水,并防止内墙面被撞坏且便于清洗。
窗台按其构造方式不同有悬挑窗台和不悬挑窗台。悬挑窗台可用于外窗台或内窗台,外窗台的形式常与立面处理相结合,可做成单个窗台、通长窗台、窗套等。
不悬挑窗台多用于外墙饰面为防水且易冲洗的材料(如瓷砖、马赛克)的外窗台,或为节省室内空间的内窗台、阳台内窗台等。
3.过梁
1)砖砌过梁
它是砖墙中的一种传统做法。其构造要点是:由普通砖侧砌或立砌且高度不小于一砖;灰 缝应上宽下窄,但宽度不得大于15 mm,最小不得小于5 mm;拱端每边伸入墙支座20~30mm,并且中间应起拱,拱高为跨度的l/50~1/100.
2)钢筋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是在砖缝内或洞口上部的砂浆层内配置钢筋的平砌砖过梁。其构造要点为:先在洞口上部铺一层不小于30mm厚的M5水泥砂浆层;再在其上配置φ6钢筋,且间距不大于 120mm;钢筋的长度每边需宽出洞口不小于240mm,并在端部设90°弯钩埋入墙体的竖缝内; 然后用不低于MU7.5的砖和不低于M5的砂浆平砌,其高度应经计算确定,通常不少于5皮砖且不小于1/5的洞口跨度。
3) 钢筋混凝土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梁应用范围广,可用于洞口上部有集中荷载、振动荷载或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建筑物中。它可现浇也可预制。
钢筋混凝土过梁按施工方式不同分为现浇和预制两种。按截面形式不同有矩形和L形。在寒冷地区,为避免冷桥作用,常选用L形截面或组合式过梁;在南方炎热多雨地区,可将过梁上挑出300~500mm宽的窗楣板以遮雨、挡阳光等。
4)圈梁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内纵墙和部分内横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它的作用是增强房屋的空间刚度和稳定性,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振动荷载等引起的墙体开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