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职业资格 >> 司法考试 >> 正文
近代法律制度:德国和日本法律制度
发布时间:2009/12/29 9:47:16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海蓝
  第十四章 德国法律制度
  第一节 德国统一后的法律的发展
  第二节 1871年帝国宪法
  特点:
  a.宪法规定的帝国结构形式虽然是联邦,但中央权利极大,普鲁士在其中据有特殊地位。
  b.宪法规定皇帝、首相是整个国家制度的中轴――权力极大,和封建专制相差无几。
  c.议会是粉饰门面的结构。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两院组成。
  d.建立军事警察制度。
  第三节 1900年德国民法典
  历史法学派法学家-萨维尼――《论当代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认为当时德国不具备制定统一民法典的条件
  第十五章 日本法律制度
  第一节 日本近代法律制度的形成
  一、明治维新前日本封建法制的概况
  日本奴隶制国家适用的法,是一种固有的以不成文的命令和习惯为表现形式的氏族法。
  《大宝律令》、《养老律令》基本上是以唐朝律令为蓝本制定的。
  日本的封建法律制度,以律令、式目、御定书三种基本法典为主要代表,另以习惯法为补充。
  第二节 日本帝国宪法
  一、帝国宪法的制定及其基本特点
  (二)日本帝国宪法的基本特点
  1889《大日本帝国宪法》三个基本特点:
  a.出于政治上便宜行事的考虑,带有大纲目的性质;
  b.大量抄袭普鲁士宪法,很少有自己的独创;
  c.对公民的权利自由规定的非常狭窄。
  第四节 日本刑法典
  二、新刑法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一)1907年新刑法典的基本内容
  对旧刑法中两个争议作了根本修改:
  a.取消了旧刑法中“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不处罚”的规定;
  b.将量刑的幅度扩大,给法官留有自由裁量的广阔余地。
  (二)1907年新刑法典的基本特点:
  a.基本上体现了资产阶级刑法原则,但又保留了若干封建残余
  b.既反映了古典刑法学派的报应刑思想,又打上了社会法学派目的刑理论的印记。
  第五节 日本诉讼法典
  二、诉讼制度的基本特点
  仿效德国模式建立――具有浓厚的德国法色彩――但保留了某些本国固有的传统。
  a.与法院分为普通法院与行政法院相适应,诉讼也分为普通诉讼与行政诉讼两种;
  b.刑事诉讼中的公诉采取国家追诉主义,民事诉讼贯穿当事人进行主义,法院不干涉原则;
  c.刑事诉讼把预审作为公判前的必经程序,民事诉讼强调和解;
  d.法院得以职权调查取证,一切证据由法官按“自由心证”评判。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