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报关员考试重要知识点习题解析(25)
发布时间:2010/12/27 20:35:44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判断题]题目:未取得报关从业资格从事报关业务的,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 )
答案: ×
解析:未取得报关从业资格而从事报关业务的,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罚款。提供虚假资料骗取海关注册登记、报关从业资格的,撤销其注册登记、取消其报关从业资格,并处30万元以下罚款。报关员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为,受到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规定吊销其报关员证件处罚的,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报关员注册。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判断题]题目:原材料属于用于加工制造的非原产于受惠国及产地不明的,零部件等成分的价值占进口货物离岸价的比例不超过30%,则进行最后加工制造的受惠国即为该进口货物的原产国。 ( )
答案: ×
解析:对于非完全在某一受惠国获得或生产的货物,如果对货物进行的最后加工制造工序在该国境内完成,且用于加工制造的非原产于受惠国及产地不明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成分的价值占进口货物FOB价的比例不超过50%,则进行最后加工制造的受惠国即为该进口货物的原产国(地区)。
[多选题]题目:进境物品的纳税义务人包括( )。
选项:
A:携带物品进境的入境人员
B:进境邮递物品的收件人
C:进口货物的收货人
D:其他方式进口物品的收件人
正确选项:A, B, D
解析:进境物品的纳税义务人是指,携带物品进境的入境人员、进境邮递物品的收件人以及以其他方式进口物品的收件人。[NextPage] [单选题]题目:以下各项中,( )不属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法律法规。
选项:
A:《纺织品出口自动许可暂行办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报关员资格考试证书管理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条例》
正确选项:A
解析:B、C、D三项是2006年新施行的新法规。《纺织品出口自动许可暂行办法》于
2005年1月30日商务部第二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予以公布,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判断题]题目:甲加工企业为保证来料加工合同的顺利执行而要求外商提供一辆大型货运汽车,企业以加工工缴费偿还车款,该车可以享受免税待遇进口。 ( )
答案: ×
解析:任何贸易方式进口的汽车都不能免税。因此本题的说法错误。
[单选题]题目:按照《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若以CFR条件成交, 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是( )。
选项:
A:以货物交给承运人为界
B:以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为界
C:以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界
D:以货物在目的港越过船舷为界
正确选项:C
解析:按照《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解释,CFR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采用这一贸易术语成交,卖方承担的基本义务是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船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