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提取与分离
  一、总生物碱的提取
  (一)脂溶性生物碱的提取
  1.水或酸水提取法
  常用0.5%—1%的盐酸或硫酸,采用浸渍法或渗漉法提取。
  ①阳离子树脂交换法
  ②萃取法
  2.醇类溶剂提取法
  提取方法可采用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
  3.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
  用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之前,必须将中药用碱水(石灰乳、碳酸钠溶液或稀氨水)湿润,使生物碱游离,再用亲脂性有机溶剂萃取。提取方法多采用浸渍法、回流提取法或连续回流提取法。
  二、生物碱的分离
  (一)初步分离
  将总生物碱按碱性强弱、酚性有无及是否水溶性,初步分离为5个部分。
  例题:含下列生物碱的中药酸水提取液,用氯仿萃取,可萃取出的生物碱是
  A.苦参碱    B.氧化苦参碱    C.秋水仙碱    D.麻黄碱    E.山莨菪碱
  答案:C
  (二)生物碱单体的分离
  1.利用生物碱碱性的差异进行分离
  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
  一种方法是将总碱溶于稀酸水中,逐步加碱液调节pH,使pH由低到高,每调节一次pH,用氯仿萃取数次,从而将碱性由弱到强的生物碱依次转溶于氯仿而得以分离。
  另一种方法是将总生物碱溶于氯仿中,用pH由高到低的酸性缓冲液依次萃取,使生物碱按碱性由强酸性缓冲液中;然后分别将各部分酸性缓冲液碱化,用氯仿萃取得到不同碱性的生物碱。
  2.利用生物碱及其盐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
  ①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苦参碱的极性小于氧化苦参碱,前后能溶于乙醚,而后者难溶于乙醚
  ②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
  两者的基本结构相似,仅一个取代基团的差异,后者为酚羟基,前者为甲氧基,故后者的极性大于前者。汉防己乙素难溶于苯,而汉防己甲素可溶于冷苯。
  ③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两者为一对光学异构体,前者的草酸盐较后者的草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将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溶于适量水中,加入一定量草酸,麻黄碱生成草酸盐即先从水溶液中析出。
  A.麻黄碱     B.番木鳖碱     C.奎宁     D.奎尼丁    E.金鸡尼丁
  1.可利用其硫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进行分离C
  2.可利用其盐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进行分离B
  3.可利用其酒石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进行分离E
  4.可利用其氢碘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进行分离D
  5.可利用其草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进行分离A
  3.利用生物碱特殊官能团进行分离
  常见的有酚羟基、羧基、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等官能团。可利用这些官能团进行分离。
  4.利用色谱法进行分离
  (1)吸附柱色谱:常用氧化铝和硅胶作吸附剂,以亲脂性有机溶剂为洗脱剂。
  (2)分配柱色谱:以硅胶为支持剂,酸性缓冲液为固定相。
  三、生物碱的色谱鉴别
  (一)薄层色谱
  1.吸附薄层色谱法
  (1)吸附剂硅胶、氧化铝。
  (2)展开剂
  (3)显色观察
  多数生物碱的薄层色谱需用改良碘化铋钾试剂喷洒,显示桔红色斑点。
  (4)应用范围
  硅胶和氧化铝薄层色谱适用于分离和检识脂性生物碱。
  2.分配薄层色谱法
  (1)支持剂硅胶、纤维素。
  (2)固定相
  对于脂溶生物碱的分离,多以甲酰胺为固定相;水溶性生物碱或生物碱盐则以水作固定相。
  (3)展开剂
  分离脂溶性生物碱,应以亲脂性有机溶剂作展开剂。分离水溶性生物碱,则应以亲水性的溶剂作展开剂,如BAW系统[正丁醇-乙酸-水(4:1:5),上层]。
  (4)应用范围
  以甲酰胺为固定相的薄层色谱,适于分离弱极性或中等极性的生物碱,以水为固定相的薄层色谱,适于分离水溶性的生物碱。
  (二)纸色谱
  1.固定相:①水;②甲酰胺;③酸性缓冲液。
  2.展开剂:以水作固定相的纸色谱,宜用亲水性溶剂系统作展开剂,如BAW[正丁醇-乙酸-水(4:1:5),上层];以甲酰胺和酸性缓冲液作固定相的纸色谱,多以亲脂性有机溶剂系统作展开剂。
  3.显色剂
  4.应用范围:纸色谱法多用于水溶性生物碱、生物碱盐和弱亲脂性生物碱的分离检识。
  (三)高效液相色谱
  (四)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主要适用于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如麻黄生物碱、烟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