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师计价控制复习指导:第二章单项选择题
发布时间:2010/3/30 10:03:36 来源:www.xue.net 编辑:城市总裁吧
1.工程建设定额具有指导性的客观基础是定额的( )。
A.科学性
B.系统性
C.统一性
D.稳定性
答案:A
【解题要点】 此题为2007年考题,考核工程建设定额的特点。对于此知识点,考生应熟记。2006年考的是工程建设定额科学性的表现,2007年则考指导性这个特点。工程建设定额的指导性的客观基础是定额的科学性。只有科学的定额才能正确地指导客观的交易行为。对于指导性的体现,考生也应该知道。工程建设定额的指导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工程建设定额作为国家各地区和行业颁布的指导性依据,可以规范建设市场的交易行为,在具体的建设产品定价过程中也可以起到相应的参考性作用,同时统一定额还可以作为政府投资项目定价以及造价控制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在现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下,体现交易双方自主定价的特点,承包商报价的主要依据是企业定额,但企业定额的编制和完善仍然离不开统一定额的指导。
2.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与工程定额计价方法相比,最大差别在于( )。
A.主要计价依据及其性质不同
B.编制工程量的主体不同
C.对措施性消耗处理不同
D.体现了我国建设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定价阶段
答案:D
【解题要点】 2009年版教材中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与定额计价方法的比较进行了重新修订。本题也是考核中的一种常见题型,粗略地看,四个选项都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与工程定额计价方法的区别,但根据书中所述,最大差别应为体现了我国建设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定价阶段。所以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对教材内容理解达到一定深度。在本知识点中,另一个类似的表述为“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的编制原则一般是以工程实体的净尺寸计算,也没有包含工程量合理损耗,这一特点也就是定额计价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与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的本质区别”。
3.某施工机械预计使用9年,使用期内有3个大修周期,大修间隔台班为800台班,一次大修理费为4500元,则其台班大修理费为( )元。
A.1.88
B.3.75
C.5.63
D.16.88
答案:B
4.工程建设定额是对有关消耗量的数量规定,这种数量关系没有体现出( )。
A.正常的施工条件
B.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C.生产要素消耗水平
D.一定时期的物价平均水平
答案:D
【解题要点】 此题为2008年考题。工程定额是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理地使用材料与机械的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合格建筑产品所消耗资源的数量标准。定额反映的是基本资源的消耗数量,因此与一定时期的物价平均水平无关。
5.下面所列工程建设定额中,属于按定额编制用途分类的是( )。
A.机械台班消耗定额
B.行业通用定额
C.投资估算指标
D.补充定额
答案:C
【解题要点】 此题为2008年考题。按定额反映的生产要素消耗内容分类,可以把工程定额划分为劳动消耗定额、机械消耗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三种。按定额的用途分类,可以把工程定额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五种。按照适用范围划分,工程定额分为全国通用定额、行业通用定额和专业专用定额三种。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分类,工程定额可以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五种。考生应注意掌握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定额的分类结果。[NextPage]
6.测编定额时,需对施工过程进行分解。对比工作过程的特点,工序还应具有的特征是( )。
A.人员编制不变
B.劳动工具不变
C.工作地点不变
D.工作时段不变
答案:B
【解题要点】 此题为2008年考题。工序是在组织上不可分割的、在操作过程中技术上属于同类的施工过程。工序的特征是:工作者不变,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工作地点也不变。在工作中如有一项改变,那就说明已经由一项工序转入另一项工序了。如钢筋制作,它由平直钢筋、钢筋除锈、切断钢筋、弯曲钢筋等工序组成。工作过程是由同一工人或同一小组所完成的在技术操作上相互有机联系的工序的总合体。其特点是人员编制不变,工作地点不变,而材料和工具则可以变换。例如,砌墙和勾缝,抹灰和粉刷。
7.某安装企业高级工人的工资性补贴标准分别为:部分补贴按年发放,标准为3000元/年;另一部分按月发放,标准760元/月;某项补贴按工作日发放,标准为l8元/日。已知全年日历天数为365天,设法定假日为114天,则该企业高级工人工日单价中,工资性补贴(G2)为( )元。
A.51.2
B.62.6
C.66.3
D.75.5
答案:C
【解题要点】 此题为2008年考题。工资性补贴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物价补贴,煤、燃气补贴,交通费补贴、住房补贴,流动施工津贴及地区津贴等,由于不同补贴的发放方式不同,需要将其分摊在每一个法定工作日上,本题计算结果为:
年法定工作日=365—114=251(天)
月法定工作日=251/12=20.92(天)
工资性补贴=(3000/251)+(760/20.92)+18=66.3(元)
8.某工程采购国产特种钢材lot,出厂价为5000元/t,材料运输费50元/t,运输耗损率2%,采购及保管费率为8%,则特种钢材的基价为( )元/t。
A.5563
B.5662
C.5500
D.5000
答案:A
【解题要点】 本题主要考核材料价格的计算方法。
材料价格=[(供应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及保管费率)
供应价=出厂价=5000(元)
运输损耗费= (5000+50)×2%=101(元)
材料价格=(5050+101)×1.08=5563(元/t)
9.在编制材料定额消耗量时,用于确定材料损耗定额的方法主要是( )。
A.理论计算法
B.经验统计法
C.现场技术测定法
D.实验室试验法
答案:C
【解题要点】 确定实体材料的净用量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的计算数据,是通过现场技术测定、实验窒试验、现场统计和理论计算等方法获得的。现场技术测定法主要适用于确定材料损耗量,因为该部分数值用统计法或其他方法较难得到;实验室试验法,主要用于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通过试验,能够对材料的结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以及按强度等级控制的混凝土、砂浆、沥青、油漆等配比作出科学的结论;现场统计法由于不能分清材料消耗的性质,因而不能作为确定材料净用量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的依据,只能作为编制定额的辅助性方法使用;理论计算法是运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材料消耗定额。
10.在预算定额的编制阶段,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确定编制细则阶段内容的是( )。
A.统一编制表格及编制方法
B.统一计算口径、计量单位和小数点位数
C.统一项目划分和工程量计算规则
D.统一名称、专业用语和符号代码
答案:C
【解题要点】 此题为2008年考题。确定编制细则。主要包括:统一编制表格及编制方法;统一计算口径、计量单位和小数点位数的要求;有关统一性规定,名称统一,用字统一,专业用语统一,符号代码统一,简化字要规范,文字要简练明确。[NextPage]
11.下列对工人工作时间中辅助工作时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在辅助工作时间里,能使产品的形状大小、性质或位置发生变化
B.基本工作时间的结束,往往就是辅助工作时间的开始
C.辅助工作一般是机械操作
D.在机手并动的情况下,辅助工作是在机械运转过程中进行的,为避免重复则不应再计辅助工作时间的消耗
答案:D
【解题要点】 工作时间不同分类内涵的知识点很重要,是理解定额计算的基础,考生应掌握。辅助工作时间是为保证基本工作能顺利完成所消耗的时间。在辅助工作时间里,不能使产品的形状大小、性质或位置发生变化。辅助工作时间的结束,往往就是基本工作时间的开始。辅助工作一般是手工操作。但如果在机手并动的情况下,辅助工作是在机械运转过程中进行的,为避免重复则不应再计辅助工作时间的消耗。
12.根据计时观察法测定某人工挖基坑二类土lm3的有关数据如下:基本工作时间l80min,辅助工作时间占工序作业时间的百分比为l0%,规范时间占工作日时间百分比为20%,则挖该基坑lm3的定额时间为( )min。
A.243
B.247.5
C.250.0
D.257.1
答案:C
13.定额测定是制定定额的一个主要步骤。测定定额通常采用计时观察法。在计时观察法中,精确度最高的是( )。
A.接续法测时
B.选择法测时
C.写实记录法
D.工作日写实法
答案:A
【解题要点】 此题为2007年考题,考核学生对不同计时观察法的了解程度。测时法主要适用于测定定时重复的循环工作的工时消耗,是精确度比较高的一种计时观察法,一般可达到0.2~15s。测时法分选择法测时和接续法测时两种,选择法测时精确度可达0.5s,其中接续法测时也称作透续法测时,它比选择法测时准确、完善,但观察技术也较之复杂。写实记录法分数示法写实记录、图示法写实记录、混合法写实记录,数示法写实记录是三种写实记录法中精确度较高的一种,精确度达5s。
14.采用现场测定法,测得某种建筑材料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的单位消耗量为l2.47kg,损耗量为0.65kg,则该材料的损耗率为( )%。
A.4.95
B.5.21
C.5.45
D.5.50
答案:D
【解题要点】 此题为2007年考题,考核材料消耗量的计算。材料消耗量指在正常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如现场内材料运输及施工操作过程中的损耗等。其关系式如下:
材料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 l00%
材料损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率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量或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损耗率)[NextPage]
15.在预算定额人工工日消耗量计算时,已知完成单位合格产品的基本用工为22工日,超运距用工为4工日,辅助用工为2工日,人工幅度差系数是12%,则预算定额中的人工工日消耗量为( )工日。
A.3.36
B.25.36
C.28
D.31.36
答案:D
【解题要点】 预算定额中人工工日消耗量包括基本用工、其他用工两个部分。其他用工由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组成。人工幅度差的计算如下:
人工幅度差= (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
=(22+4+2)×12%=3.36
人工工日消耗量=22+4+2+3.36=31.36(工日)
16.已知某挖土机挖土,一次正常循环工作时间是40s,每次循环平均挖土量0.3m3,机械正常利用系数为0.8,机械幅度差为25%。则该机械挖土方1000m3的预算定额机械耗用台班量是( )台班。
A.4.63
B.5.79
C.7.23
D.7.4l
答案:C
【解题要点】 此题为2006年考题。本题综合了施工定额的编制和预算定额的编制的有关内容。计算过程如下:
机械纯工作1h循环次数=3600/40=90(次/台时)
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90×0.3=27(m3/台班)
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27×8×0.8=172.8(m3/台班)
施工机械台班时间定额=1/172.8=0.00579(台班/m3)
预算定额机械耗用台班=0.00579×(1+25%)=O.00723(台班/m3)
挖土方1000m3的预算定额机械耗用台班量=1000×0.00723=7.23(台班)
17.在编制现浇混凝土柱预算定额时,测定每10m3混凝土柱工程量需消耗l0.5m3的混凝土。现场采用500L的混凝土搅拌机,测得搅拌机每循环一次需4min。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为0.85。若机械幅度差系数,为0,则该现浇混凝土柱10m3需消耗混凝土搅拌机( )台班。 A.0.206
B.0.196
C.0.157
D.0.149
答案:A
该搅拌机纯工作1h循环次数=15次
该搅拌机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15×500=7500L=7.5m3
该搅拌机台班产量定额=7.5×8×0.85=51(m3/台班)
该现浇混凝土柱10m3需消耗混凝土搅拌机台班=10.5÷51=0.206
18.用l:1水泥砂浆贴800ram×800minX 5mm瓷砖地面,结合层厚度为lOmm,灰缝宽为2mm,假设瓷砖损耗率为1.5%,砂浆损耗率为l%。则每l00 m2瓷砖地面中砂浆的消耗量为( )m3。
A.1.Ol25
B.0.304
C.1.0l
D.0.706
答案:A
【解题要点】 此类题考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19.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编码以五级编码没置,其中第四级编码为( )。
A.工程分类顺序码
B.专业工程顺序码
C.分部工程顺序码
D.分项工程项目名称顺序码
答案:D
【解题要点】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编码以五级编码设置,用十二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一、二、三、四级编码为全国统一;第五级编码应根据拟建工程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名称没置。各级编码代表的含义分别为:第一级表示工程分类顺序码(分二位):建筑工程为01、装饰装修工程为02、安装工程为03、市政工程为04、园林绿化工程为05,矿山工程06;第二级表示专业工程顺序码(分二位);第三级表示分部工程顺序码(分二位);第四级表示分项工程项目名称顺序码(分三位);第五级表示工程量清单项目名称顺序码(分三位)。 [NextPage]
20.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在进行项目特征描述时,以下各项中可不描述项目特征的是( )。
A.油漆的品种
B.梁的标高
C.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的强度
D.门窗洞口尺寸
答案:B
【解题要点】 本题为2009年版教材中新修订的部分,在项目特征描述时分三种情况:即必需描述的项目,可不描述的项目和可不详细描述的项目。门窗洞口尺寸属于涉及正确计量的内容,油漆的品种属于涉及材质要求的内容,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的强度属于涉及结构要求的内容,都是必须描述的内容,而梁的标高属于应由施工措施解决的内容.可以不描述。
21.在措施项目清单中,采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方式编制的是( )。
A.大中型机械进出场及安拆
B.安全文明施
C.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工程
D.二次搬运费
答案:C
【解题要点】 本题为2009年版教材中新修订的部分,措施项目清单的编制有两种方式:可以计算工程量的项目清单宜采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方式编制,列出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规则,主要包括模板支架以及脚手架等项目;不能计算工程量的项目清单,以“项”为计量单位进行编制。主要包括安全文明施工费及其他通用措施项目等。
22.有关其他项目清单的表述,下列内容中正确的是( )。
A.暂列金额能保证合同结算价格不会超过合同价格
B.投标人应将材料暂估单价计入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报价中
C.专业工程的暂估价一般应是综合暂估价,应当包括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在内 D.计日工适用的所谓零星工作一般是指合同约定之内的因变更而产生的额外工作
答案:B
【解题要点】 本题为2009年版教材中新修订的部分,其他项目清单是指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所包含的内容以外,因招标人的特殊要求而发生的与拟建工程有关的其他费用项目和相应数量的清单。内容包括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和总承包服务费。暂列金额正是因价格调整而设立,以便达到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设立暂列金额并不能保证合同结算价格就不会再出现超过合同价格的情况,是否超出合同价格完全取决于工程量清单编制人对暂列金额预测的准确性,以及工程建设过程是否出现了其他事先未预测到的事件;材料暂估价应由招标人提供,并在备注栏说明暂估价的材料拟用在哪些清单项目上,投标人应将上述材料暂估单价计人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报价中;专业工程的暂估价一般应是综合暂估价,应当包括除规费和税金以外的管理费、利润等取费;计日工适用的所谓零星工作一般是指合同约定之外的或者因变更而产生的、工程量清单中没有相应项目的额外工作,尤其是那些时间不允许事先商定价格的额外工作。
23.下面是某地区标准厂房工程造价指数表,按照指数分类,表中的指数相对于2006年7月的指数属于( )。
日期
2000年7月
2004年l~3月
2004年4~6月
2004年7~8月
指数
100
107.22
107.43
107.46
A.定基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B.环比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定基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D.环比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答案:C
【解题要点】 此题为2007年考题。指数按其所反映的现象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是综合反映现象总的规模和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如商品销售量指数、工业产品产量指数、职工人数指数等。质量指标指数是综合反映现象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如产品成本指数、价格指数、平均工资水平指数等。
指数按照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当时一个时间数列进行分析时,计算动态分析指标通常用不同时间的指标值作对比。在动态对比时作为对比基础时期的水平,叫基期水平;所要分析的时间(与基期相比较的时期)的水平,叫报告期水平或计算期水平。定基指数是指各个时期指数都是采用同一固定时期为基期计算的,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对某一固定基期的综合变动程度的指数。环比指数是以前一时期为基期计算的指数,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对上一期或前一期的综合变动的指数。定基指数或环比指数可以连续将许多时间的指数按时间顺序加以排列,形成指数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