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职业资格 >> 司法考试 >> 正文
司法考试之民法精讲:第三十二章遗产的处理第二节
发布时间:2010/6/11 15:44:42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ziteng
  一、遗产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根据继承法第3条的规定,遗产具有以下特征:
  1、遗产是死亡自然人的个人财产,具有范围限定性,他人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
  2、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尚存的财产,具有时间的特定性。
  3、遗产是死亡自然人遗留的合法财产,具有合法性。
  4、遗产必须是死亡自然人遗留下来能够依法转移给他人的财产,具有可移转性。不能转移给他人承受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
  二、遗产的法律地位
  继承自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被继承人死亡后不能再作为遗产的权利主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遗产的权利主体为谁的问题在本质上就是遗产的法律地位问题。我国《继承法》对这一问题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但依《继承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该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的意思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我们认为自继承开始之时,遗产归继承人所有;继承人为数人时,共同继承人对遗产享有共有权。明确遗产的法律地位,在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关于共有财产的相关规定原则上可以适用于遗产的管理和分割。
  2、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遗产已经归继承人所有,此时若继承人死亡,则其应继承的遗产份额,应由他的继承人继承。
  3、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20年的,当事人仍可提出分割遗产的请求。继承开始后若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则遗产成为继承人的共同所有的财产,共有人在任何时候都有权要求分割遗产。
  三、遗产的范围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产包括以下财产:
  1、自然人的合法收入;采集者退散
  2、自然人的房屋和生活用品;
  3、自然人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自然人的文物、图书资料;
  5、法律允许自然人所有的生产资料;
  6、自然人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7、自然人的其他合法财产,主要是指各种票据、证券以及履行标的为财产的债权等。
  但下列财产不能作为遗产来继承:
  1、承包经营权,承包经营权本身不能作为继承的客体,但承包所得收益在继承人死亡后可以作为遗产来继承。若继承人希望继续承包的则应根据合同或法律的相关规定办理变更合同手续。
  2、与人身有关的和专属性的财产权。
  3、国有资源使用权以及宅基地使用权。
  四、认定遗产应注意的问题
  (一)被继承人的遗产与共有财产的区别
  遗产只能是死亡自然人的个人合法财产,在认定遗产时必须将其个人财产与他人财产加以区分。财产共有多以一定身份关系或契约关系存在为前提,如夫妻共有、合伙共有等。当被继承人为财产共有人之一时,继承开始后应将其份额从共有财产中分割出来作为遗产加以继承。被继承人与他人共有的财产在认定遗产时容易被错误认定,因此我们既不能将全部共有财产作为遗产来继承,也不能将共有财产中的遗产部分忽视。继承法就明确规定,在分割遗产时,对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财产,除有约定外,应当先将夫妻共同所有财产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归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二)被继承人的遗产与保险金、抚恤金的区别
  1、关于险保险金问题分为:
  (1)保险合同指定了受益人的,则由受益人取得保险金;
  (2)保险合同未指定受益人的,则保险金可以作为遗产加以继承。
  2、关于抚恤金问题:
  (1)如果是职工、军人因公死亡、生病或其他意外事故死亡后,由有关单位按规定给予死者家属而产生的,因具有对死者家属的经济补偿性,而不能列为遗产。
  (2)有关部门发给因公伤残而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军人的生活补助,归个人所有,这类抚恤金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