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相似与区别是( )
A. 二者均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B. 二者均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C. 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持放任的态度,因此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D. 过于自信过失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因此考虑到危害结果不发生
答案:ABCD
行为对象的错误包括( )
A. 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侵害,而甲与乙的法律性质不同
B. 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侵害,而甲与乙的法律性质相同
C. 误将非犯罪对象当作犯罪对象加以侵害
D. 误把犯罪对象当作非犯罪对象加以侵害
答案:ABCD
关于犯罪中止,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
B. 犯罪告一段落,归于未遂之后,不可能出现犯罪既遂
C.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
D. 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结果构成犯罪既遂的,应当减轻处罚
答案:ABC
下列哪种情形属于犯罪未遂( )
A. 甲某在夜晚乡间小路上将一女子拦住,扑倒在地。当感到该女无力继续挣扎时,就松开了手。该女说,地太湿。甲某表示可以到较为干燥的小路上去(发生性关系),同时架着该女向路边走去时迎面开来一辆打着大灯汽车,该女即乘机挣脱向汽车跑去。甲某也没有继续追赶。
B. 甲某将来到自己家玩耍的乙女(11岁)的衣服强行脱去,用自己的生殖器往乙女的生殖器里顶,但未能顶进去。
C. 甲某被举报销售假烟,公安人员在其店铺内查获价值30万元的假烟,但未能查出其已经销售出的数量。
D. 甲某从银行取款5万元,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乙某的殴打。甲某回家后将钱藏起,到公安机关报案,称乙某抢劫了自己刚从银行提取的5万元钱。公安人员经调查发现破绽,最后从其家中将该5万元 钱搜出,致使其诬告陷害他人抢劫的行径败露。
答案:AC
解析:奸淫幼女罪采取接触说,故认定为既遂;如果没有烟草专卖许可,买卖香烟的,包括真烟,属于非法经营罪;如果销售假烟,同时还触犯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择一重罪处罚;如果有专卖许可,则只构成生厂销售伪劣商品罪。根据司法解释,销售额5万元以上的,是犯罪既遂;没有查到销售额,但查处的数量折算金额达到15万元以上的,按照未遂追究刑事责任;诬告陷害罪是行为犯,所以只要诬告行为完成就是既遂;不以犯罪人实现是他人受刑事处罚的目的为既遂要件.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