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药师 >> 正文
2015年中药师辅导:温中散寒的药能治哪些病
发布时间:2010/6/9 16:55:57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温中散寒的药也叫温里药,这些药包括附子、乌头、干姜、肉桂、高良姜、吴茱萸、丁香、小茴香、艾叶等,这些药物都是味辛、性温热的药物,因此,具有温里散寒、暖中、回阳救逆的功效。
  中医认为,里寒之证有二:其一是寒邪内侵,常见于呕吐、泄泻、腹中寒凉作痛、食欲不振、腹部胀气、喜按怕凉或月经不调、宫冷痛经、子宫出血等脏腑寒凉诸证。其二是元阳衰微、阴寒内生,临床上常见于肢体冷汗、怕凉、四肢厥凉、呕吐、泄泻、虚弱无力、脉细微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症。对于前一种因素邪内侵而至的诸症,应采取温中散寒的方法治疗,可选用干姜、高良姜、吴茱萸、小茴香、丁香、艾叶等药。对于后一种因元阳衰微阴寒内生所至的里寒症,需选用回阳救逆的方法治疗,可选用人参、附子、肉桂等药物。还有一部份温里药具有健运脾胃和理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伴有腹胀、胸肋胀满等症。
  温里药多是性温味辛的药,久服或用之不当能伤阴液。凡属热证或阴虚内热症者应禁用温里药。

  医生在给病人开药方的时候,常常是将几种作用相同或不同的中药放在一起配伍使用,为什么一定要配伍使用呢?
  原来,各种中药都有各种中药的性味和归经,它们的药效、作用也不相一致。有的药物能补气,有的药物能活血,有的药物能理气,有的药物能解表,还有的药物能散寒等。即使是同一类药物它们作用的脏腑归经也是不相同的。如有些能补脾;有些则能补肾,又如黄连和黄柏同是清热降火药,但黄连味苦性寒偏于清个焦火,而黄柏味苦性寒却偏于清下焦火。
  我们所患的各种疾病都是由多种病邪及病因所致,而且,患病以后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常常是许多病症综合在一起,如外感风寒时除了有怕冷、发烧外,还有头痛、嗓子痛、流鼻涕等症;而患肺结核时除了有咳嗽胸痛、体虚外,还有低热、盗汗、颧红、痰中带血等症,因此,在治疗疾病时,不仅要治标,还需要治本。不仅要治疗主要症状,也要照顾到次要症状,只是在治疗用药时,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根据疾病的病因,症状及表现的多样化,单用一种中药是不可能达到全面治愈疾病目地的,因此,必须根据疾病的病因,症状的不同表现对疾病的标和本采取全面综合性治疗,这样,才能达到以全面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医生在开中药方剂时总要多种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