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桐丸是由稀莶草和臭梧桐两 味中药为主要成份制成的中药丸剂。稀莶草的主要作用是祛风湿,常用于各种风湿痹症;臭梧桐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症的治疗。由以上二味中药组成的稀桐丸具有散风祛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对因风湿痹症所引起的手足麻木,肢体沉重、关节肿痛等症。
风湿骨痛丸是由独活、羌活、黄芪、鸡血藤、马钱子、木瓜、千年健、秦艽等中药组成。这些中药中除黄芪能补气扶正,鸡血藤活血通络外,其它各味中药都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宣痹止痛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因风寒湿等外邪引起的痹症,经络不疏、四肢拘紧、关节疼痛、肢体沉重、麻木、腰背酸痛、足膝无力及跌打损伤、骨刺增生等症。
稀桐丸偏于治风湿,而风湿骨痛丸则治疗广泛、不仅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症引起的经络不疏、四肢拘挛、关节疼痛、肢体沉重、麻木及跌打扭伤等症,而且对骨质增生也有较好的疗效。
对于感冒的治疗,中医是需要根据辩证进行论治的。中医认为,感冒虽都外感症类,但冬春季感冒与夏秋季感冒在病因辨证及治疗上都 有一定的差别。冬春季感冒常因受外感风寒所至,而夏秋季感冒则常因受暑热、湿邪所至。对于冬春季因外感风寒 或风寒邪侵肤化热入里所至的感冒可用荆防败毒散、桑菊饮或银翘解毒散(丸)等药物治疗即可达到治疗目的。而对夏天感冒,常因外感冒热或湿邪所至。患病后常有发热、怕冷、头晕、闷痛、胸部胀满、身倦、四肢沉重太恶心、呕吐等症。舌苔常是白腻微黄的、脉是濡脉 ,对这样的感冒,应采用祛暑、燥湿,芳香化浊的方法治疗。可用三仁汤(由叩仁、杏仁、薏苡仁等组成)加减,或用平胃散加减(由苍术、厚朴、陈皮、半夏、藿香、黄连、茯苓等药物组成)也可用藿香正气散(水)治疗。藿香正气散(水)是由藿香、佩兰、紫苏、白芷、厚朴、半夏、陈皮、桔梗等药物组成、藿香、佩兰有良好的清热燥湿功能,是治疗夏季感冒的良药;陈皮,厚朴能燥湿、理气、消胀、桔梗、半夏止咳、燥湿化痰、降腻、止呕。方剂中的紫苏散风透表、白芷散风透表而止头痛,由这些药物组成的藿香正气散具有解表、和中、理气化浊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夏季暑湿感冒所至的发热、恶寒、头痛、胸闷、恶心呕吐、胃腹胀痛、肠鸣泄泻等症。因此,夏季感冒应该选用具有燥湿、清热、祛暑作用的藿香正气等药物治疗为好。
|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