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疾病(肾病综合征)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多种肾小球疾病可引肾病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2.发病机制
各种原因引起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引起。
① 大量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引起大量蛋白质渗出,超过肾小管重吸收量,形成大量蛋白尿。
② 低蛋白血症 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刺激肝脏合成蛋白质增加,但蛋白质丢失超过肝脏的代偿能力,出现低蛋白血症。
③ 水肿 由于低蛋白血症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水分从血管漏出,引起水肿。此外,肾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增加也可引起水肿。
④ 高脂血症 由于低蛋白血症使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脂蛋白分解减少,使血脂增高。
病理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主要为微小病变,其次为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IgA肾病等。
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常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
1.水肿
常为首发症状,全身明显浮肿,严重者浆膜腔积液,高度水肿常伴尿少、血压升高、轻度氮质血症。
2.大量蛋白尿
每24小时尿蛋白>3.5g.
3.低蛋白血症
以白蛋白降低显著,一般低于3.0g/L.
4.高脂血症
血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明显增高。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
① 根据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浮肿、高脂血症即可诊断;
② 同时应除外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③ 通过肾组织活检可明确病理类型。
2.鉴别诊断
① 过敏性紫癜肾炎
本病好发于儿童,有全身症状(典型皮疹、关节疼痛、腹痛、黑便等),常在皮疹出现后1~4周出现肾脏损害表现。
②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本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常有发热、蝶形红斑、关节痛及多器官系统受累表现,实验室检查有多种自身抗体,血清IgG增高,补体C3降低等。
③ 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
好发于老年人,晚期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但本病有多年糖尿病史,血糖增高易于诊断。
泌尿系统疾病(泌尿道感染)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引起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以大肠杆菌为最多,其次有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少数为真菌、原虫及病毒感染。
2.发病机制
⑴ 上行感染
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正常情况下尿道口及其周围有细菌,但一般不引起感染。
①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尿道粘膜损伤时,细菌侵入并沿尿道上行进入膀胱、肾脏,引起膀胱炎、肾盂肾炎。
② 女性因尿道解剖结构特点而易发病。
③ 此外尿路梗阻、泌尿系统畸形、尿路器械检查等为尿路感染的易患因素,并使感染不易治愈,易发展为慢性肾盂肾炎。
⑵ 血行性感染
较少见,细菌从体内病灶(扁桃体炎、龋齿、皮肤感染等)侵入血液,先侵犯肾皮质,然后到达肾盂引起疾病。
⑶ 淋巴源性感染
更少见,下腹部或盆腔器官的淋巴管与肾周围淋巴管有许多交通支,当盆腔器官有炎症时,细菌可从淋巴管侵入肾脏。
⑷ 直接感染
邻近组织感染时,细菌可直接侵入肾脏引起感染。
病理
病理主要为炎症改变,泌尿系统粘膜充血、肿胀,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粘膜下有白细胞浸润。急性肾盂肾炎时肾小球一般无形态异常,慢性肾盂肾炎时因纤维组织增生,疤痕形成,肾体积缩小、变硬,形成“肾盂肾炎固缩肾”。
临床表现
急性膀胱炎
① 主要表现为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及尿痛等)。排尿时尿道烧灼感及腹部疼痛,尿液混浊,有时出现血尿。
② 全身症状轻微或缺如。
急性肾盂肾炎
1.全身表现
急骤起病,畏寒、发热(T38℃~39℃)、乏力、恶心、呕吐等。
2.局部症状及体征
尿路剌激症状。腰痛,尿液混浊,可呈脓尿或血尿。腹部输尿管行经区压痛、肾区叩击痛等。
慢性肾盂肾炎
典型的慢性肾盂肾炎有:
① 急性肾盂肾炎史及反复发作史;
② 以尿路刺激症状为主;
③ 全身症状较少,可有轻度发热、腹痛及肾区叩击痛;
④ 部分病人无全身症状或局部症状,仅尿液有变化,尿培养为阳性;
⑤ 少数患者泌尿系统症状不典型,以长期低热、血尿、贫血、水肿为表现;
⑥ 若肾实质损害严重者,则引起尿毒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⑴ 急性膀胱炎 根据尿路刺激症状及尿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可诊断。
⑵ 急性肾盂肾炎 根据全身症状,尿路局部症状及体征,尿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等不难诊断。
⑶ 慢性肾盂肾炎 ①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达半年以上;②临床上有尿路剌激症状;③尿白细胞增高,尿细菌培养阳性,持续性肾小管功能损富;④X线示肾盂肾盏变形,肾脏表面凹凸不平,双肾大小不等,可明确诊断。
2.鉴别诊断
当与肾结石、肾结核、慢性肾炎和急腹症相鉴别。
肾结石
① 本病多有典型肾绞痛、血尿;
② 尿常规检查以红细胞为主;
③ 肾脏超声、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结石影而明确诊断。
肾结核
① 本病由结核杆菌引起尿路感染,症状、体征、尿改变可与慢性肾盂肾炎相似;
② 本病多有肾外结核及结核中毒症状,有明显而持久的尿路刺激症状;
③ 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尿培养结核杆菌阳性可鉴别;
④ 静脉肾盂造影见虫蚀样缺损。
慢性肾炎
① 可有急性肾炎史;
② 水肿及蛋白尿较多,血浆白蛋白明显降低;
③ 尿培养阴性;
④ 肾脏X线检查显示两侧肾脏同样缩小。
急腹症
① 尿路症状不典型;
② 仅有发热、腹痛;
③ 腰痛者应与急性胆囊炎、胰腺炎、腹膜炎、阑尾炎等鉴别。
治疗
1.急性膀胱炎和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
① 一般治疗
发热及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以增加尿量,进食易消化食物,保证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
② 抗菌药物治疗
首选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的药物,在取尿标本作常规和细菌培养检查后立即进行。[常用药物]病情重或治疗无明显好转时,应及时换药或两类药联合使用,最好参照药物敏感试验。在症状完全消失、尿检查阴性后继续用药3~5天,疗程一般为2周。
2.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
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的治疗与急性肾盂肾炎相似,反复发作者应首先要找到并消除致病的易感因素。抗菌药物常需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疗程适当延长。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