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 薄膜衣
采用悬浮(流化)包衣和设备是薄膜包衣的最佳方法,目前国内多用高效包衣机与埋管包衣机
工艺:

1) 在包衣锅内装入适当形状的挡板,以利于片芯的转动与翻动。
2) 片芯放入锅内,喷入一定量的薄膜衣料的溶液,使片芯表面均匀湿润。
3) 吹入和缓的热风使溶剂蒸发,重复若干次,达到一定厚度为止。
4) 在室温或略高于室温自然放置6~8小时使之完全固化
5) 50度下干燥12~24小时。
设备 流化包衣技术和设备是包薄膜衣的最佳方法。
包衣材料分类
A胃溶型薄膜衣
①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是最为常用的薄膜包衣材料,膜性能好。
② 羟基丙基纤维素(HPC) 可避免用有机媒,但有一定吸湿性,干燥时黏度大影响外观。
③ 丙烯酸树脂IV号:溶于有机溶剂,与德国Rohm公司产品Eudragit E的性能相当
④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有黏结和吸湿现象。
B肠溶型薄膜衣
肠溶衣在胃酸中(pH—1.5~3.5)不溶解,在肠液中(pH 4.7~6.7)可溶解,这样就保证了药物在胃酸中不被破坏,不对胃产生刺激作用,而在肠液中崩解释放出药物,被肠道吸收,发挥疗效。
肠溶衣所用包衣材料:
1)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
2)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
3)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AP);
4)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StyMA);
5)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 Eudragit L)
①肠溶型Ⅰ为水分散体,与Eudragit L30D相似
②肠溶型Ⅱ(Eudragit L100相似)pH5.8溶胀pH6.8- pH8.0溶解
③肠溶型Ⅲ(Eudragit S100相似)pH5.8溶胀pH6.8- pH8.0溶解
C水不溶型薄膜衣
1)乙基纤维素(EC):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成膜性能好,一般指成为水分散体,产品苏丽丝中含乙基纤维素约30%;
2)醋酸纤维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成膜性能好,衣膜具有半渗透性是渗透泵式控释制剂的最常用的包衣材料。已收载于美国药典23版。
包衣液组成
除衣材外主要有:
增塑剂:增加衣材柔韧性与抗击强度
常用丙二醇、蓖麻油、PEG、硅油、甘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二丁酯等
溶剂:a)乙醇、丙酮、异丙醇等。
b)衣材与水形成水分散体(安全性好)
遮光剂(二氧化钛)、色素与打光剂
例:有关片剂包衣错误的叙述是
A.可以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速度
B.滚转包衣法适用于包薄膜衣
C.包隔离层是为了形成一道不透水的障碍,防止水分浸入片芯
D.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肠溶衣,具有包衣容易、抗胃酸性强的特点
E.乙基纤维素为水分散体薄膜衣材料
答案:D
包衣过程应选择的材料
A.丙烯酸树脂Ⅱ号
B.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C.虫胶
D.滑石粉
E.川蜡[NextPage]
1.隔离层 C
2.薄膜衣 B
3.粉衣层 D
4.肠溶衣 A
5.打光 E
适用包胃溶性薄膜衣片的材料是
A.羟丙基纤维素
B.虫胶
C.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D.Ⅱ号丙烯酸树脂
E.邻苯二甲酸醋纤维素
A
在片剂的薄膜包衣液中加入蓖麻油作为
A.增塑剂
B.致孔剂
C.助悬剂
D.乳化剂
E.成膜剂
A
第五节 片剂的质量检查、处方设计及举例
1 片剂的质量检查
⑴ 外观性状 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无杂斑、无异物
⑵ 片重差异 应符合药典规定。具体检查方法:取20片,精密称定每片的片重并求得平均片重,然后以每片片重与平均片重比较,超出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出限度1倍。
平均片重0.30克以下,重量差异限度+-7.5%;平均片重0.30克及以上,重量差异限度+-5%
⑶ 脆碎度 用Roche脆碎度测定仪,通常脆碎度<1%为合格。
⑷ 崩解时限 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融变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方法:中国药典采用升降式崩解仪。除另有规定外,取6片,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各片均应在15分钟内全部崩解,如有一片不完全,应另取6片重复,均应符合规定。
普通压制片:应在15min内全部崩解
薄膜衣片: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
糖衣片:应在60min内全部崩解
肠衣片:先在盐酸溶液(9→100)中检查2h,每片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现象,于pH为6.8
磷酸盐缓冲液中1h内应全部崩解。
含片: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或溶化。
舌下片:应在5min内全部崩解或溶化。
可溶片:水温15℃~25℃,应在3min内全部崩解或溶化。
结肠定位肠溶片:pH为7.8~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60min内全部释放或崩解。
A.普通片
B.舌下片
C.糖衣片
D.可溶片
E.肠溶衣片
1.要求在3分钟内崩解或溶化的片剂是 D
2.要求在5分钟内崩解或溶化的片剂是 B
3.要求在15分钟内崩解或溶化的片剂是 A
⑸ 溶出度或释放度 溶出度检查用于一般的片剂,而释放度检查用于缓控释制剂
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等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凡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制剂,不在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药物的溶出度可以反应药物在体内吸收的情况,药物体外溶出与体内吸收具有相关性。

溶出度的判断标准:
6片中,每片的溶出量按标示量计算,均不低于规定限度[NextPage]
6片中,如有1~2片低于规定限度,但不低于规定限度-1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规定限度,仍可判断符合规定
6片中,如有1~2片低于规定限度,其中仅有1片低于规定限度-10%,但不低于规定限度-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规定限度时,应另取6片复试;初、复试的12片中有1~3片低于规定限度,其中仅有1片低于规定限度-10%,但不低于规定限度-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规定限度,也可判断符合规定
⑹ 含量均匀度
含量均匀度:是指小剂量或单剂量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的每片(个)含量符合标示量的程度。
需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的制剂:
1.片剂、胶囊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每片(个)标示量小于10mg或主药含量小于每片重量的5%者。
2.其他制剂,每个标示量小于2mg或主药含量小于每个重量的2%者,以及透皮贴剂均应检查均匀度。
3.药物的有效浓度与毒副反应浓度比较接近的品种或混匀工艺困难的品种,每片(个)标示量不大于25mg,也应检查均匀度。
4.复方制剂仅检查符合上述条件的组分。
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不再检查重(装)量差异
结果判断:A+1.80S≤15.0,符合规定
A+S>15.0,不符合规定
A+1.80S>15.0,且A+S≤15.0,取20片复试。计算30片
如A+1.45S≤15.0,符合规定
A+1.45S>15.0,不符合规定
例:
A.片重差异检查
B.硬度检查
C.崩解度检查
D.含量检查
E.脆碎度检查
凡已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不必进行 A
凡已规定检查溶出度的片剂,不必进行 C
2、 片剂的处方设计与举例
例1: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片(复方新诺明片)
处方
磺胺甲基异噁唑(SMZ) 400g
三甲氧苄氨嘧啶(TMP) 80g
淀粉 40g
10%淀粉浆 24g
干淀粉 23g(4%左右)
硬脂酸镁 3g(0.5%左右)
制成1000片(每片含SMZ0.4g)
注解:这是最一般的湿法制粒压片的实例;淀粉主要作为填充剂,同时也兼有内加崩解剂的作用;干淀粉为外加崩解剂;淀粉浆为黏合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例2: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处方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268g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136 g
咖啡因 33.4g
淀粉 266g
滑石粉 85g
轻质液体石蜡 25g(5%)
酒石酸 2.5g
制成1000片 2.7g
① 本品中加入乙酰水杨酸量1%的酒石酸,有效地减少乙酰水杨酸水解,避免水杨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② 本品中三种主药(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混合易产生低共熔现象,所以采用分别制粒的方法;
③ 乙酰水杨酸的水解受金属离子的催化,不得使用硬脂酸镁,因而采用5%滑石粉作为润滑剂。用尼龙筛网制粒。
有关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不正确表述是
A.加入1%的酒石酸可以有效地减少乙酰水杨酸的水解
B.三种主药混合制粒及干燥时易产生低共熔现象,所以采用分别制粒法
C.应采用尼龙筛制粒,以防乙酰水杨酸的分解
D.应采用5%的淀粉浆作为黏合剂
E.应采用滑石粉作为润滑剂
答案:D
例3:硝酸甘油片
处方
乳糖 88.8g
糖粉 38.0g
10%淀粉浆 适量
10%硝酸甘油乙醇溶液 0.6g(硝酸甘油量)
硬脂酸镁 1.0g
制成1000片(每片含硝酸甘油0.5mg)
注解:这是一种通过舌下吸收治疗心绞痛的小剂量药物的片剂,不宜加入不溶性的辅料;为防止混合不匀造成含量均匀度不合格,采用主药溶于乙醇再加入(当然也可喷入)空白颗粒中的方法。在制备中还应注意防止振动、受热和吸入,以免造成爆炸以及操作者的剧烈头痛。另外,本品属于急救药,片剂不宜过硬,以免影响其舌下的速溶性。
|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