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溶胶剂和高分子溶液剂
一、溶胶剂
系指固体药物微细粒子(1~100nm)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体系,溶胶剂又称为疏水性胶体溶液,胶粒是多分子聚集体,有极大的分散度,溶胶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由于药物的分散度极大,药效出现显著变化。该制剂目前应用较少,但溶胶微粒的特殊性质对于纳米制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属于溶胶剂的有:胶体蛋白银、胶体金溶胶等
(一)溶胶的构造与性质
1.溶胶的双电层构造
溶胶剂中的固体微粒具有双电层结构,双电层之间的电位差称作ζ电位,溶胶剂(热力学不稳定体系)ζ电位越大,其物理稳定性越好。ζ电位降低至25mV以下时,胶粒间产生聚结,稳定性下降。
2.性质
1)光学性质:具有丁铎尔效应,即对光的散射作用
2)电学性质:具有电动(电泳)现象与动电(流动电位)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微粒因吸附带电,具有双电层结构。
3)动力学性质:因溶胶剂微粒粒径小(纳米级),因而表现出激烈的布朗运动,溶胶粒子的扩散速度、沉降速度与介质的黏度都与溶胶的动力学性质有关。
4)稳定性:溶胶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对电解质非常敏感,少量电解质可供其产生聚沉,其原因是电解质的加入破坏或降低溶胶微粒的ζ电位。
(二)溶胶剂的制备
1.分散法:
1)机械分散法
2)胶溶法
3)超声分散法
2.凝聚法:
1)物理凝聚法
2)化学凝聚法
二、高分子溶液剂
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以水为溶剂的高分子溶液又称为胶浆剂。高分子溶液是分子分散体系,所以是热力学稳定体系。
(一)高分子溶液的性质
1.高分子电解质水溶液带电
大分子离子为阴离子者带负电荷如海藻酸,而大分子离子为阳离子者带正电荷,如琼脂等。两性电解质具有等电点,其带电情况与介质的pH有关,如蛋白质,pH值<等电点时,带正电;反之,则带负电。
2.亲水性高分子溶液渗透压
亲水性高分子溶液与相同摩尔浓度的低分子溶液比较,表现出较高的渗透压。
3.高分子溶液的黏度与分子量
高分子溶液的粘性在低浓度时与浓度无关,并可通过粘度法测高分子的分子量,[η]=KMa
4.高分子溶液的稳定性
高分子的溶剂化是高分子溶液稳定的主要原因,影响高分子溶液稳定性的因素有:
(1)溶液中加入大量电解质、破坏水化膜,使其溶解性能降低,这一过程称为盐析,主要是阴离子起作用。
(2)溶液中加入脱水剂如乙醇、丙酮等,可使其溶解性能降低,脱水析出。
(3)长期放置发生凝结而沉淀,称之为陈化现象。
(4)由于盐、pH、絮凝剂等因素影响,发生凝结而沉淀,称为絮凝现象。
(5)线性高分子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胶凝,形成凝胶。
(6)相反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溶液混合,会因相反电荷中和而产生凝结,这是制备微囊的根据。
(二)高分子溶液的制备
高分子溶液的形成要经过由溶胀到溶解的过程,前者称有限溶胀,后者称无限溶胀。不同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溶胀、溶解速度不同,加热可加速某些高分子化合物的溶胀与溶解,如:淀粉的无限溶胀过程需加热至60℃-70℃,而制备胃蛋白酶合剂时,需使其自然溶胀。
经典真题
关于高分子溶液的错误表述是
A.高分子水溶液可带正电荷,也可带负电荷
B.高分子溶液是黏稠性流动液体,黏稠性大小用黏度表示
C.高分子溶液加入大量电解质可使高分子化合物凝结而沉淀
D.高分子溶液形成凝胶与温度无关
E.高分子溶液加入脱水剂,可因脱水而析出沉淀
答案:D
疏水胶体的性质是
A.存在强烈的布朗运动
B.具有双分子层
C.具有聚沉现象
D.可以形成凝胶
E.具有Tyndall现象
答案:ACE[NextPage]
例:下列关于疏水性溶胶的错误表述是
A 疏水性溶胶具有双电层结构
B 疏水性溶胶属热力学稳定体系
C 加入电解质可使溶胶发生聚沉
Dξ电位越大,溶胶越稳定
E采用分散法制备疏水性溶胶
答案B
第五节 表面活性剂
一、概述
(一)表面活性剂概念及构造
1.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叫表面活性剂。
2.构造: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亲基团,即亲水性与亲油性基团(极性与非极性)。
(二)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肥皂类:系高级脂肪酸的盐,如:硬脂酸钠、硬脂酸钙、三乙醇胺有机皂等。均具有良好的乳化与分散性能,一般外用。
(2)硫酸化物 主要是高级脂肪醇的硫酸酯类,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又称月桂醇硫酸钠),十六烷基硫酸钠。乳化能力强,多外用作软膏乳化剂,也可作片剂等固体制剂的润湿剂。
(3)磺酸化物 如:十二烷基磺酸钠等。广泛用于洗涤剂。
2.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季铵化物,如洁尔灭与新洁尔灭,此类表面活性剂毒性大常作消毒剂用。
3.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卵磷脂又分为豆磷脂与蛋磷脂。卵磷脂是构造脂质体双分子层的材料,也是目前可供静脉用的乳化剂之一。此类表面活性为天然表面活性剂。
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脂肪酸甘油酯:如单硬脂酸甘油酯等,主要作W/O型乳剂辅助乳化剂。
(2)蔗糖脂肪酸酯:有不同规格(HLB值不同),HLB值高的作O/W型乳剂的乳化剂。
(3)脂肪酸山梨坦: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商品名为司盘(Span),可分为:司盘20~85,均是失水山梨醇与不同脂肪酸生成的酯,其HLB值为1.8~3.8,司盘作W/O型乳剂的乳化剂,在O/W型乳剂中配合吐温使用。
(4)聚山梨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商品名为吐温(Tween),可分为吐温20~85,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与不同脂肪酸生成的酯。吐温80常作O/W型乳剂的乳化剂,难溶性药物的增溶剂,混悬剂的润湿剂等。
(5)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商品名为卖泽(Myeij),做O/W型乳剂的乳化剂。
(6)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商品名为苄泽(Brij),做O/W型乳剂的乳化剂。
(7)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又称泊洛沙姆,商品名为普朗尼克(Pluronic F68),分子中聚氧乙烯基具有亲水性,聚氧丙烯基具有亲油性。HLB值为0.5~30,可作O/W型乳剂的乳化剂,是目前可用于静脉乳剂的乳化剂之一。用本品制备的乳剂能哪受热压灭菌与低温冷冻。
【经典真题】
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的商品名称是
A.吐温20
B.吐温40
C.吐温80
D.司盘60
E.司盘85
答案:C[NextPage]
在酸性与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的表面活性剂是
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C.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D.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E.以上都是
答案:B
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A.肥皂类
B.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
C.脂肪族磺酸化物
D.聚山梨酯类
E.卵磷脂
答案:D
A.司盘20
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C.苯扎溴铵
D.卵磷脂
E.吐温80
1.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A
2.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E
3.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
4.阳离子型表面性剂C
5.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包括
A.卵磷脂
B.苯扎氯胺
C.十二烷基硫酸钠
D.脂肪酸单甘油酯
E.脂肪酸山梨坦
答案:ABC
(三)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1.形成胶束
(1)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CMC)。
(2)形状:球、棒、板、层状等。
(3)结构:疏水碳链向内,形成非极性中心区,亲水基朝向介质水。反胶束形成条件与介质极性有关。
[NextPage]
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1)HLB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与亲油基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人为规定:HLB大的亲水性强,反之则亲油性强。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不同,其用途不同。HLB值在3~8适合作W/O型乳化剂;HLB值在8~16适合作O/W型乳化剂;作为增溶剂的HLB值在13~18,作为润湿剂的HLB值在7~9等。
(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LB具有加和性计算公式为:
HLBAB=(HLBA•WA + HLBB•WB)/(WA+WB)
【经典真题】
Span 80(HLB=4.3)60%与Tween 80(HLB=15.O)40%混合,混合物的HLB值与下述数值最接近的是哪一个
A.4.3
B.6.5
C.8.6
D.10.0
E.12.6
答案:C
最适于作疏水性药物润湿剂HLB值是
A.HLB值在5~20之间
B.HLB值在7~11之间
C.HLB值在8~16之间
D.HLB值在7~13之间
E.HLB值在3~8之间
答案:B
对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表述正确的是
A.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性越强,其HLB值越大
B.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越强,其HLB值越大
C.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反映在油相或水相中的溶解能力
D.表面活性剂的CMC越大,其HLB值越小
E.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具有加和性
答案:B
3.增溶作用
(1)胶束增溶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浓度达到CMC后,一些水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在胶束溶液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加,形成透明的胶体溶液,这种作用称为增溶。起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被增溶物质叫增溶质。
|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