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酯酶
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ChE, 真性胆碱酯酶):为糖蛋白,存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突触间隙及效应器接头,活性高,1个酶分子在1分钟可水解6×105 分子ACh分子 。
ChE酶分子表面有两个能与ACh结合的活性部位,阴离子部位(带负电)含谷AA残基,羧基构成。酯解部位由丝氨酸残基上的羟基构成的酸性作用点,由组氨酸残基上的咪唑基构成碱性作用,两者通过氢键结合,增强了丝氨酸羟基的亲核活性,使之易与ACh结合。
ChE 通过三个步骤水解ACh:
①ACh季铵阳离子头,以静电引力与酶的阴离子部位结合,酶酯解部位丝氨酸羟基与ACh羰基碳结合。
②ACh与ChE复合物裂解,释放胆碱和乙酰化ChE
③乙酰化ChE迅速水解,分离出乙酸,恢复酶活性。
假性胆碱酯酶 (Pseudocholinesterase PChE)
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血浆、肝、肾、肠及神经胶质细胞中,对ACh特异性低, 水解ACh的作用较弱。也可水解其他胆碱酯类,如琥珀胆碱,先天性缺少PChE的人琥珀胆碱易中毒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一、构效关系和分类
(一)按化学结构分为儿茶酚与非儿茶酚:苯环上3,4位有羟基,属于儿茶酚。
1.儿茶酚:①作用维持时间短,易被COMT灭活;②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2.非儿茶酚:苯环上少1个羟基,外周作用减弱,作用时间延长,如间羟胺,少2个羟基,外周作用减弱,中枢作用增加。如:麻黄碱
3.乙胺上的α位-H被-CH3 取代:易被摄取1摄取,不易被MAO氧化,在囊泡储存时间长,有促进NE释放作用,如:间羟胺、麻黄碱
4.氨基〔-NH-〕上的氢原子被不同基团取代的,其取代基团从甲基到叔丁基,对α作用减弱,对 β受体作用
(二) 按对Adr受体d的选择性分为三大类
1. 选择性作用于α受体:如去甲肾上腺素;
2. 选择性作用于β受体:如异丙肾上腺素;
3. 对α、β都有作用: 肾上腺素
|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