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药师 >> 正文
2015年执业西药师药剂学考试重点辅导(二)
发布时间:2010/8/3 23:40:37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第3章    散剂和颗粒剂
  3.1 粉体学
  3.1.1粉体学的概念 【熟】
  研究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粉体最基本的性质是粒子的大小、粒度分布与形状, 粉体的比表面积、密度、孔隙率、流动性、润湿性等。
  3.1.2研究粉体学的意义
  3.1.3粉体的性质
  1.粒子大小和粒度分布
  1)粒子大小(粒度) 是粉体最基本的性质,它对粉体的溶解性、可压性、密度、流动性等均有显著的影响。
  (1)表示粒子大小的方法:【熟】定方向径、等价径、体积等价径、有效径、筛分径等。
  (2)粉体粒径的测定方法:【熟】显微镜法、库尔特记数法、沉降法、筛分法等。
  A.显微镜法:光镜可测定0.5—100um级粒径,一般需测200至500个粒子。
  B.库尔特记数法:应用库尔特记数器,将电信号换算成粒径完成测定。
  C.沉降法:应用Stock。方程求出粒子的粒径,适于100um以下的粒径测定。
  D.筛分法:最早的方法,应用范围在45um以上。我国工业用标准筛用“目”表示筛号,目数越大孔径越小。
  2)粒度分布 通过粒度分布可了解粒子的均匀性。
  2.粉体的比表面积 是指单位重量或体积的粉体所具有的表面积。比表面积大,粒径小,粉体的吸附性强。
  3.粉体的空隙率
  1)概念 粉体层中空隙所占的比例。
  2)分类 粉体内空隙率、粉体间空隙率、总空隙率
  4.粉体的密度
  1)概念 单位体积粉体的重量(质量/体积)。
  2)粉体体积的表示:
  (1)粉体的真体积(Vt)
  (2)粉体内部空隙的体积(V内)
  (3)粉体间空隙的体积 (V间)
  (4)粉体的充填体积(V=Vt+V内+V间 )
  3)密度的表示方法
  (1)真密度 M/Vt
  (2)粒子密度 M/(Vt+V内)
  (3)松密度(堆密度) M/V(V=Vt+V内+V建)
  同一种粉体的真密度是相同的,但松密度会有所不同,如MgO有重质与轻质之分,前者的松密度大,后者的小。
  4)粉体的密度定义的区别【熟】
  ①真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不包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真体积Vt)求得的密度,即pt=W/Vt。
  ②颗粒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包括封闭细孔在内的颗粒体积Vg所求得密度,也叫表观颗粒密度,可用公式表示为pt=W/Vg
  ③松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的体积V求得的密度,亦称堆密度,即pt=W/v,填充粉体时,经一定规律振动或轻敲后测得的堆密度称振实密度Pbt。
  若颗粒致密、无细孔和空洞,则Pt=pg;一般情况下pt≥pg>Pbt≥Pb
  5.粉体的流动性【熟】
  1)休止角: 评价粉体流动性的指标。休止角(θ)小,流动性好。休止角≤400时,可以满足生产流动性的需要。
  2)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粒子大小、粒度分布、粒子形状、粒子间的粘着力、摩擦力、范的华力、静电力等。
  3)增加粉体流动性的方法:
  (1)制成颗粒
  (2)加入一定量的粗粉
  (3)适当干燥
  (4)加入助流剂、润滑剂
  (5)改善粒子的形态
  6.粉体的吸湿性【熟】 指粉体置于相对湿度较大的空气中,吸附水分,出现流动性降低或团块的现象。吸湿性是在固体表面吸附水分的现象。
  1)临界相对湿度(CRH)的概念: 当相对湿度提高到某一定值时,粉体的吸湿量急剧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即为CRH。CRH是水溶性药物的固有特征,药物吸湿性大小的衡量指标。
  2)临界相对湿度(CRH)的特性:
  (1)CRH越小,越易吸潮;反之亦然。
  (2)Elder假说 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无相互作用),混合物的CRH约等于各药物CRH的乘积,即CRHAB≈CRHA×CRHB。
  (3)水不溶性药物的吸湿性没有临界点,其混合物的吸湿性具有加和性。
  7.粉体的润湿性【熟】 用接触角衡量粉体润湿性。接触角小,粉体润湿性好。
  8. 测定CRH有如下意义【熟】
  ①CRH值可作为药物吸湿性指标,一般CRH愈大,愈不易吸湿;
  ②控制生产、贮藏的的相对湿度控制在药物CRH值以下以防止吸湿;
  ③为选择防湿性辅料提供参考,一般应选择CRH值大的物料作辅料。
  3.1.4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1.粒子大小对药剂质量的影响
  1)含量均匀度 2)生物利用度 3)释药速度 4)稳定性 5)刺激性 6)混悬型药剂中药物粒子的沉降、结块、凝聚、刺激性、微血管栓塞、通针性等
  2.流动性对药剂质量的影响 片重差异、装量差异、含量均匀度
  3.吸湿性对药剂质量的影响 稳定性、流动性
  4.润湿性对药剂质量的影响 崩解性、溶解性
  3.2散剂
  3.2.1散剂的概念和分类【掌】 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分类:①按组成药味多少来分类,可分为单散剂与复散剂;
  ②按剂量情况来分类,可分为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
  ③按用途来分类,可分为溶液散、煮散、吹散、内服散、外用散等。
  3.2.2散剂的特点 【掌】
  1.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2.外用有保护和收敛等作用;
  3.工艺简单,剂量易控,便于婴幼儿服。
  4.贮运、携带比较方便;
  3.2.3散剂的制备【熟】
  工艺流程:粉碎与筛分→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储存
  1.粉碎
  2.筛分
  1)药筛的种类
  (1)工业用标准筛 以“目”数表示筛号,即以每英寸(25.4mm)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
  (2)药典标准筛 以筛孔的平均内径表示筛号。
  3.混合的原则【了】
  1)组分比例 相差悬殊,用等量递加法(又称配研法)混合。
  2)组分密度 差异大时,应先小后大。
  3)组分的吸附性 先将量大且不易吸附的药粉或辅料垫底。
  4)组分的带电性 可加入抗静电剂克服。
  5)含液体组分 用固体组分或吸收剂吸收该液体,至不显湿润为止。
  6)含低共熔组分 先共熔再其它组分混匀。
  7)倍散:在小剂量的毒剧药物中添加一定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剂量0.1—0.01g制成10倍散,0.0l一0.001g制成100倍散,0.001g以下制成1000倍散。注意正确选用天平、用配研法、加着色剂(均匀性和区别浓度)。
  4.分剂量
  分剂量的方法: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
  5.质量检查【熟】
  1)均匀度 2)水分 3)装量差异(单剂量、一日剂量包装) 4)卫生学检查
  6.包装贮存
  散剂应密闭贮藏,含挥发性或易吸湿性组分的散剂,尤应密封包装。
  3.3 颗粒剂
  3.3.1颗粒剂的概念【掌】 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3.3.2颗粒剂的分类 可溶性、混悬型、泡腾性三类。
  3.3.3颗粒剂的特点 使用方便,可以直接吞服,也可冲水饮用,药效较快。
  3.3.4颗粒剂的制备【熟】 同片剂相似,但不需压片,将颗粒经整粒、分级,装袋即可。
  3.3.5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熟】
  1.外观 颗粒应干燥、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
  2.粒度 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总和不得超过8%。
  3.干燥失重 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2%。
  4.溶化性 可溶性颗粒剂应完全融化或允许有轻微混浊,但不得有焦屑等异物;混悬型颗粒剂应能混悬均匀;泡腾性颗粒剂应立即产生CO2气体,并呈泡腾状。
  散剂和颗粒剂历年考题
  A型题
  1.下列哪一条不符合散剂制备方法的一般规律
  A.组分数量差异大者,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B.组分堆密度差异大时,堆密度小者先放人混合器中,再放入堆密度大者
  C.含低共熔组分时,应避免共熔
  D.剂量小的毒剧药,应制成倍散
  E.含液体组分,可用处方中其他组分或吸收剂吸收
  (答案C)
  2.比重不同的药物在制备散剂时,采用何种混合方法最佳
  A.等量递加法    B.多次过筛C.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    D.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
  E.搅拌(答案D)
  3.颗粒剂质量检查不包括
  A.干燥失重B.粒度C.溶化性D.热原检查E.装量差异(答案D)
  4.对散剂特点的错误表述是
  A.比表面积大、易分散、奏效快    B.便于小儿服用
  c.制备简单、剂量易控制
  D.外用覆盖面大,但不具保护、收敛作用
  E.贮存、运输、携带方便    (答案D)
  5.粉体学中,用包括粉粒自身孔隙和粒子间孔隙在内的体积计算的密度称为
  A.堆密度    B.粒密度
  c.真密度    D.高压密度
  E.空密度   (答案A)
  X型题
  1.与粉体流动性有关的参数有
  A.休止角B.比表面积c.内摩擦系数D.孔隙率E.流出速度  (答案AE)
  [历年所占分数]0—1分

  第4章    胶囊剂、滴丸和微丸
  重点内容
  胶囊剂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次重点内容
  1.胶囊剂的制备方法(软、硬胶囊)、质量检查与包装储存
  2.滴丸和微丸的概念、特点与制备方法
  考点摘要
  硬胶囊、软胶囊和肠溶胶囊的区别【掌】
  ①硬胶囊剂是将一定量的药物(或药材提取物)及适当的辅料(也可不加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填装于空心硬胶囊中而制成。
  ②软胶囊剂是将一定量的药物(或药材提取物)溶于适当辅料中,再用压制法(或滴制法)使之密封于球形或橄榄形的软质胶囊中。
  ③肠溶胶囊是硬胶囊剂或软胶囊剂中的一种,只是在囊壳中加入了特殊的药用高分子材料或经特殊处理,所以它在胃液中不溶解,仅在肠液中崩解溶化而释放出活性成份,达到一种肠溶的效果,故而称为肠溶胶囊剂。肠溶胶囊制备方法有两个:一是与甲醛作用生成只在肠液中溶解的甲醛明胶,二是在明胶壳表面包被肠溶衣。
  4.1胶囊剂
  4.1.1胶囊剂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掌】 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
  2.特点
  1)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或提高药物稳定性
  2)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3)可弥补其他剂型的不足
  4)可延缓药物的释放
  5)可定位释放(口服肠溶、口服结肠靶向、直肠、阴道等胶囊)
  4.1.2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掌】
  1.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
  2.风化性药物
  3.吸湿性很强的药物
  4.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
  4.1.3胶囊剂的分类【掌】(按囊壳性状的不同分)
  1.硬胶囊剂
  2.软胶囊剂(胶丸)
  根据用途的特殊性,将其分为硬胶囊、软胶囊和肠溶胶囊剂三类。
  4.1.4硬胶囊剂的制备
  1.工艺流程【熟】 制备空胶囊→制备填充物料→填充→封口
  2.空胶囊 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切割—整理
  1)组成 囊材(明胶)、增塑(甘油等)、增稠(琼脂)、遮光(二氧化钛)、着色防腐剂
  2)空胶囊剂的规格 常用的为0~5号,号大容积小。
  3)空胶囊的选择 据规定药量所占容积选。根据经验或测定物料的堆密度来确定。
  3.填充物料的制备方法
  1)直接将药物和辅料粉碎、过筛、混匀。
  2)物料的流动性差,可将其制成颗粒。
  3)为便于药物的配伍或控制药物释放,可将药物制成微丸或包衣微丸。
  4.胶囊剂的封口
  1)卡合 使用锁口式胶囊,直接套合。
  2)胶封 使用非锁口式胶囊,用明胶液封口。
  4.1.5软胶囊剂
  1.软胶囊剂的组成
  1)软质胶囊 由明胶-甘油-水组成
  2)囊心物(药料)
  (1)固体药粉
  (2)药物的油溶液或混悬液
  (3)药物的非油性(PEG200、PEG400)溶液或混悬液
  2.软胶囊剂的制备【熟】
  1)滴制法:软质囊材(胶液)置于双层喷头的内层,药料置于双层喷头的外层,两层内的物料以不同的速度喷出,胶液包裹定量的药料,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剂中,经冷凝而制成无缝的球形软胶囊。
  2)压制法:胶液经干燥制成胶片(软质胶囊),将药液置于两胶片之间,通过加压模具使胶片紧密结合形成多种形状的软胶囊。
  4.1.6胶囊剂的质量检查【熟】
  1)外观 2)水分 硬胶囊剂内容物的水分不得超过9.0%。 3)装量差异
  4)崩解时限 5)溶出度 凡检查溶出度的胶囊不再检查崩解度。
  4.1.7胶囊剂的包装与贮存【熟】
  影响胶囊剂的质量包装贮存温湿度和时间。一般应选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玻璃容器、透湿系数小的塑料容器和泡罩式包装,在<25℃、相对湿度<60%的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4.2滴丸剂
  4.2.1滴丸剂的概念 【熟】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的基质加热融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经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
  4.2.2滴丸剂的特点【熟】
  1.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
  2.工艺条件易控,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药溶于基质,稳定性增加;
  3.可使液态药物固体化,便于服用、运输。
  4.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
  5.也可外用(耳、眼科用),能延长药效。
  4.2.3滴丸常用基质
  1.水溶性基质 PEG类(PEG4000、PEG6000、PEG9300)、肥皂类等。
  2.脂溶性基质 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等。
  4.2.4常用的冷凝液 液体石蜡、植物油、水等。
  4.2.5滴丸剂的制备
  1.工艺流程【熟】
  药物与基质加热熔融混匀→滴入冷却剂→冷却→洗丸→干燥→选丸→(包衣)→质检→分装
  2. 制备的操作要点
  1) 选择合适的基质与冷凝剂
  2) 滴管的口径应合适
  3) 滴制过程应控制好各部位的温度
  4.2.6滴丸的质量要求
  1.外观
  2.重量差异
  3.溶散时限 普通滴丸30min;包衣滴丸1h。
  4.3 微丸
  4.3.1微丸的概念【熟】 药物与辅料构成的直径小于2.5mm的实心球状制剂。
  4.3.2微丸的特点【熟】
  1.可以直接吞服,较普通丸剂服用方便,药效迅速。
  2.可以装入硬胶囊中制成胶囊剂使用。
  3.便于药物的配伍,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
  4.微丸可包衣,达到缓释和控释的目的。
  4.3.3微丸的制备
  1.工艺流程 药物粉碎过筛混合→制颗粒→干燥→(包衣)
  2.制丸粒的方法
  1)流化沸腾制粒法(一步制粒法)
  2)喷雾干燥制粒法
  3)包衣锅法(滚转制粒法)
  4)挤出滚圆法
  5)离心抛射法
  6)液中制粒法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