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神经损伤 拔牙时可能损伤的神经有颏神经、舌神经、鼻腭神经、颊神经和下牙槽神经。鼻腭神经和颊神经经常在手术翻瓣时被切断,但可迅速恢复,一般不产生影响。颏神经损伤发生在下颌前磨牙区手术时,多由于切开翻瓣或器械滑脱造成,如为牵拉或触压造成,可在数月后恢复功能。
下牙槽神经损伤90%发生于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时。其发生原因与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管解剖上邻近密切相关,也与拔牙难易、拔牙方法、拔牙技术有关。术前应仔细观察X线片,了解牙根与下颌管的关系。术中操作应正确。发现牙根已进入下颌管,应及时扩大牙槽窝后取出。神经如已受损,术后应给予预防水肿、减压及促神经恢复的药物或理疗等。
舌神经损伤在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时亦易发生。主要见于舌侧骨板折断或器械滑脱的情况下。了解局部解剖结构和轻柔操作可避免损伤。
7.颞下颌关节损伤 颞下颌关节可能应开口过大、时间过长而发生脱位,尤其是既往有颞下颌关节脱位史的患者。拔下颌牙的摇动、锤凿,会引起颞下颌关节的不适、疼痛甚至开口受限。因此,术中固定、托住下颌十分重要。
8.断根移位 通常是由于取根过程中盲目操作,器械顶在断根的断面上,并向根尖方向施力造成的。易发生断根移位的部位多有解剖上的薄弱点。移位后的断根成为组织内的异物,原则上均应取出。预防断根移位应注意直视操作,凿、挺刃应插入牙周间隙,避免暴力,注意保护。
9.口腔上颌窦交通 口腔上颌窦交通多发生于上颌磨牙取根致牙根移入上颌窦,窦底穿孔;也可因磨牙根尖病变致窦底骨质缺如,搔刮病变时窦底穿孔。术中可用鼻腔鼓气法检查是否有口腔上颌窦交通。
已有交通时,如小的穿孔(直径2mm左右),可按拔牙后常规处理,待其自然愈合。中等大小的穿孔(直径2~6mm)也可按上述方法处理后,将两侧牙龈拉拢后缝合。交通口大于7mm,需用邻位组织瓣关闭创口。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