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医师 >> 正文
口腔修复学冲刺备考:牙拔除术的并发症(上)
发布时间:2010/9/3 10:14:49 来源:www.xue.net 编辑:城市总裁吧
牙拔除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一)术中并发症及其防治

  1.牙折断 是拔牙术中常发生的并发症。分析其原因,有下列各种:①钳喙安放时位置不正确,或未与牙长轴平行,或未夹住牙根而夹住牙冠;②拔牙钳选择不当,钳喙不能紧贴于牙面;③牙冠有广泛龋坏;④牙的脆性增加;⑤牙根外形变异;⑥周围骨质因各种原因而过度致密,或与牙根固连;⑦拔牙时用力不当,用力的方向错误或因使用暴力所致。

  2.软组织损伤 牙龈损伤多为撕裂伤。主要发生于安放牙钳时,将牙龈夹入钳喙与牙之间;牙龈分离不彻底,牙与牙龈仍有连接的情况下,随牙拔除而发生牙龈撕裂;使用牙挺时动作幅度过大亦可造成牙龈撕裂。牙龈撕裂是拔牙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避免牙龈损伤,在操作要按规范进行,安放牙钳应有插钳动作,发现牙龈与患牙仍有粘连时应及时分离。已撕裂的牙龈应复位缝合。

  3.邻近软组织损伤 患者在局部麻醉状态下,下唇感觉迟钝,被牙钳柄夹住没有察觉,术者可能因注意力在钳喙端而忽视钳柄侧,造成损伤。骨凿、牙挺使用时支点不牢、用力过大、保护不到位而导致器械滑脱,刺伤腭、口底等邻近组织。黏骨膜瓣设计过小,术野暴露不充分,强行牵拉可致黏骨膜瓣的撕裂。使用钻,尤其是高速涡轮钻,如保护隔离不力,会将软组织缠卷损伤。软组织损伤后,会引起组织的出血、肿胀。疼痛,甚至感染。操作时保持可靠的支点,使用有控制的力,稳妥有效的保护,避免过度牵拉是防止发生软组织损伤的要点。软组织撕裂伤应仔细复位缝合。牙挺所致的穿刺伤较深,处理时可不缝合,即使有继发感染,也可由此获得引流。

  4.骨组织损伤

  (1)牙槽突骨折:多因拔牙用力不当、牙根与牙槽骨粘连或牙根形态异常所致。牙槽突骨折后可引起术后出血,较严重的肿胀及疼痛,牙槽突形态发生不利于义齿修复的改变,同时牙槽突骨折常伴有牙龈的撕裂。预防牙槽突骨折的方法在于术前充分估计拔牙的困难程度,操作中勿使用暴力,逐步加力扩大牙槽窝。发生牙槽突骨折后,如骨折片与牙根粘连,不可强行将牙拔出,应用分离器仔细分离黏骨膜后再取出,避免牙龈撕裂。如牙已拔出,骨片一半以上无骨膜附着,应取出骨片,修整锐利边缘再缝合。若骨片大部有骨膜附着,可将其复位,牙龈拉拢缝合。

  (2)下颌骨骨折:极为罕见,几乎皆在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时。暴力是发生骨折的直接原因,在埋伏位置极深的阻生牙,或诸如骨质疏松症、囊肿、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病理情况下更易发生。术前仔细分析阻生牙的位置和骨质情况,避免在凿、挺时的暴力,可防止骨折的发生。一旦发生下颌骨骨折,应尽早按颌骨骨折处理原则及时处置。

  5.邻牙、对颌牙损伤 邻牙损伤是由于牙钳的钳喙过宽或安放牙钳未与牙长轴一致造成的,也可因牙挺使用不当,以邻牙作支点造成。选择合适的牙钳,遵循牙钳、牙挺的使用原则是避免邻牙损伤的关键。同时,术前必须认真检查邻牙,对有大充填体、全冠修复者,应向患者解释可能发生修复体脱落、邻牙牙体损伤的可能。

  对颌牙常因牙钳撞击而损伤,易发生于拔除下颌前牙时,术中应注意保护并控制用力,待牙充分松动后再牵引。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