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药师 >> 正文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资料精选41
发布时间:2010/9/7 15:48:06 来源:www.xue.net 编辑:城市总裁吧

  第二十一章精神药物

  精神失常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性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忧郁症和焦虑症等。治疗这一类疾病的药物统称为精神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和抗抑郁药。

  本章要点

  1.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氟哌啶醇、舒必利、氯氮平、利培酮的药理作用特点。

  3.碳酸锂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4.丙咪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5.地西帕明、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第一节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病因假说:

  脑内5-HT能系统功能缺损

  GABA神经元的退变

  兴奋性氨基酸系统功能低下

  NA功能不足

  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功能亢进

  脑内DA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1)黑质-纹状体系统:是锥体外系运动功能的高级中枢。抗精神分裂症药的锥体外系副作用与该系统D2受体阻断有关。

  (2)中脑-边缘系统:主要调控情绪反应。

  (3)中脑-皮质系统:主要参与认知、思维、感觉、理解和推理能力的调控。

  抗精神分裂症药主要药效与中脑-边缘系统及中脑-皮质系统D2受体阻断有关。

  (4)结节-漏斗系统:主要调控垂体激素的分泌,如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促进ACTH和GH的分泌等,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则可产生相反的作用,使催乳素分泌增加,ACTH和GH分泌减少,这是其不良反应的基础。

  1.经典抗精神病药:多有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2.非经典抗精神病药:而几乎没有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氯丙嗪(chlorpromazine)冬眠灵wintermin

  [药理作用及机制]

  阻断DA受体:抗精神病,镇吐,内分泌调节作用

  锥体外系反应

  阻断α受体:血压下降

  阻断m受体:口干、便秘、视物模糊

  1.中枢神经系统

  (1)抗精神病作用:对精神分裂症者

  机理:阻断中脑一边缘系统通路

  中脑一皮质通路的D2-R

  (2)镇吐作用

  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除晕动病外)有效.

  机理:小剂量:抑制CTZ(阻断D2)

  大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NextPage]

  (3)对体温调节的作用: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

  低温环境下,可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炎热环境

  下,体温升高

  ‚不仅能降低发热者体温,也能降低正常体温.

  (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2.植物神经系统

  (1)α受体阻断作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同时有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和直接扩张血管.

  氯丙嗪能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2)M受体阻断作用:

  大剂量可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3内分泌系统:阻断丘脑下部结节-漏斗通路中的D2受体

  ⑴抑制PIF释放

  →PRL↑-→****肿大及溢乳

  ⑵抑制GnRH释放

  →FSH和LH↓-→月经紊乱和排卵延迟

  ⑶抑制ACTH→皮质激素↓

  ⑷抑制GH的分泌

  GH↓---试用于巨人症

  [临床应用]

  1.精神分裂症

  (1)I型精神分裂症,尤急性好

  (2)躁狂症和其它精神病伴有的兴奋和妄想者有效.对II型无效

  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但对晕动病呕吐无效.

  3.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

  CNS抑制

  ‚M受体阻断

  ③α受体阻断

  2.锥体外系反应:阻断黑质一纹状体D2R

  (1)急性锥体外系运动障碍表现以下三种形式:

  帕金森综合症最常见;

  ‚静坐不能.

  ƒ急性肌张力障碍;

  (2)迟发性运动障碍

  口-舌-颊不自主的刻板运动

  机理:DA受体向上调节

  老年患者尽量不用

  3.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表现为肌肉僵直、高热、妄想、意识不清和循环衰竭等

  4.惊厥

  5.过敏反应

  6.内分泌系统紊乱

  7.急性中毒

  严重肝功能损害及昏迷者禁用。冠心病及伴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慎用。

  青光眼患者禁用。本药局部刺激性较强,宜深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可致血栓性静脉炎。

  其他吩噻嗪类药物如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和硫利达嗪均列入我国国家基本药物。与氯丙嗪相比,奋乃静、氟奋乃静和三氟拉嗪的抗精神病作用增强,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也增强,但镇静作用和心血管作用减弱,故较为常用。硫利达嗪的抗精神病作用不及氯丙嗪,但其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显著减轻。[NextPage]

  A型题:

  有关氯丙嗪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丙嗪是哌嗪类抗精神病药

  B.氯丙嗪可与异丙嗪、杜冷丁配伍成“冬眠合剂”,用于人工冬眠疗法

  C.氯丙嗪可加强中枢兴奋药的作用

  D.氯丙嗪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病

  E.以上说法均不对

  答案:B

  氟哌啶醇(haloperidol)

  [特点]

  抗精神病作用和镇吐作用较氯丙嗪强,而镇静作用较弱,降温作用不明显,其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高、程度严重。α和M受体阻断作用轻,对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较小。

  [用途]

  常用于各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也适用于止吐、持续性呃逆

  心血管、肝损轻而保留应用

  氯氮平

  氯氮平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属苯二氮类。其抗精神病作用较强而迅速,特异性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的D4亚型受体,而对黑质-纹状体系统的D2和D3亚型受体几无亲和力。氯氮平还选择性阻断5-HT2A受体,协调5-HT和DA系统的平衡和相互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精神分裂症,而且对其他药物无效的病例,包括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退缩等阴性症状仍有较好疗效;也可用于长期给予氯丙嗪等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迟发运动障碍。

  舒必利

  可选择性阻断中脑-边缘系统的D2受体,对纹状体D2受体的亲和力较低,因此其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少。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型或紧张型,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如情绪低落、忧郁、孤僻、退缩等也有效,也可用于顽固性恶心呕吐的治疗;

  五氟利多(penfluridol)

  长效→慢性;锥体外系反应多

  利培酮(risperidone)抗5-HT>抗D2

  适于首发急性和慢性病人,对分裂症的认知功能和继发抑郁有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轻。

  第二节心境稳定剂

  心境稳定剂既往称为抗躁狂药,是一类主要用于双向心境障碍躁狂状态的药物,因对躁狂和抑郁具有双向调节、稳定病情、预防复发的作用,故名心境稳定剂。

  可能病因:与脑内单胺类功能失调有关

  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利培酮、匹莫齐特等)、抗癫痫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钙通道阻滞药(维拉帕米),碳酸锂是治疗躁狂症的基本药物。

  碳酸锂(lithiumcarbonate)

  【药理作用】

  抗躁狂作用

  正常人:影响小

  躁狂症患者:言语、行为恢复正常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躁狂症或躁狂抑郁症的躁狂状态,对精神分裂症的兴奋躁动也有效。

  可与抗精神病药合用提高疗效,减少抗精神病药剂量。锂盐对抑郁症也有一定疗效。此外锂盐还可治疗强迫症、周期性精神病、经前期紧张症等。

  【不良反应】

  安全范围小

  1.轻度:恶心、呕吐、腹泻、无力、肢体震颤

  2.中毒脑病综合征:意识障碍、深反射亢进、共济失调、震颤

  解救:立即停药,静滴生理盐水

  3.抗甲状腺作用甲减或甲状腺肿大

  第三节抗抑郁药

  1.三环类抗抑郁药:丙米嗪(米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多虑平)、氯米帕明(氯丙米嗪)等。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地昔帕明、马普替林、米安色林、去甲替林、普罗替林、阿莫沙平等。

  3.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塔罗帕、氟伏沙明等。

  4.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托洛沙酮、苯乙肼、异卡波肼、反苯环丙胺等。

  其中,5-HT再摄取抑制剂以其作用选择性强,多无抗胆碱、抗组胺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毒性小等优点,在临床抑郁症的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一线抗抑郁症药物。

  一、 三环类抗抑郁药

  米帕明(imipramine丙咪嗪)

  【药理作用】

  1.CNS

  正常人:安静、嗜睡、视力模糊、血压稍降、注意力不集中。

  抑郁病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涨

  【机制】

  抑制突触前膜对NA及5-HT再摄取→升高突触间隙NA及5-HT浓度

  2植物神经系统

  阻断M受体,--阿托品样作用

  3心血管系统

  血压下降,心律失常

  机制:抑制心肌中NA再摄取,NA

  【临床应用】

  1.各型抑郁症;强迫症

  2.遗尿症

  3.焦虑和恐怖症

  起效缓慢,不能作为应急药

  【不良反应】

  1.抗胆碱作用

  前列腺肥大及青光眼患者禁用

  2.心血管系统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或禁用

  3.其它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过敏反应[NextPage]

  二、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地昔帕明

  是强效选择性NA再摄取抑制剂,对DA的摄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H1受体有强拮抗作用,对α和M受体拮抗作用较弱。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对轻、中度的抑郁症疗效好,也可用于遗尿症的治疗。

  马普替林

  为选择性NA再摄取抑制剂,对5-HT摄取几无影响。抗抑郁效果与丙米嗪、阿米替林相似,但奏效快,副作用少。马普替林还有安定作用,故既适用于迟钝型抑郁症,也适用于激越型抑郁症。

  三、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

  氟西汀:是强效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能延长和增加5-HT的作用,从而产生抗抑郁作用。

  适用于治疗伴有焦虑的各种抑郁症,且对抑郁症的疗效与三环类相当。此外该药对强迫症、贪食症、社交恐惧症和神经性厌食症亦有疗效。

  帕罗西汀:其抗抑郁疗效与三环类相当,而体重增加、对心脏的影响及镇静、抗胆碱等副作用较三环类轻。

  适于治疗伴有焦虑症的抑郁症患者。

  舍曲林:是选择性抑制5-HT再摄取的抗抑郁药,可用于各类抑郁症的治疗或预防其发作,并对强迫症、经前焦虑症有效。

  四、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吗氯贝胺

  是选择性MA0-A抑制剂,可逆性地抑制MA0-A,提高脑内NA和5-HT的水平而产生抗抑郁作用。

  该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相当于丙米嗪,其不良反应明显低于三环类药物及其他MA0抑制剂。

  托洛沙酮

  为一新型结构的抗抑郁药,其作用机制为选择性地抑制MA0-A活性,从而阻止5-HT和NA的代谢,产生抗抑郁作用。

  五、其他抗抑郁药

  色氨酸:为5-HT的前体氨基酸,抗抑郁效果主要是由于它转换为5-HT,同时具有抑制5-HT摄取作用,但效能低。

  米氮平:通过阻断突触前α2肾上腺素受体而增加NA的释放,间接提高5-HT的更新率而发挥抗抑郁作用。抗抑郁效果与阿米替林相当。其抗胆碱样不良反应及5-HT样不良反应(恶心、头疼、性功能障碍等)较轻。

  安非他酮

  安非他酮属于非典型抗抑郁药,作用机制不清楚,

  真题:

  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机制是

  A.阻断黑质一纹状体的DA受体

  B.激动中脑一皮层和中脑-边缘系统的DA受体

  c.激动中脑一皮层和中脑-边缘系统的α受体

  D.阻断中脑一皮层和中脑-边缘系统的M受体

  E.阻断中脑一皮层和中脑-边缘系统的D2受体

  丙米嗪可用于治疗

  A.癞瘸

  B.精神分裂症

  c.躁狂症

  D.抑郁症

  E.惊厥

  氯丙嗪的不良反应是

  A躯体依赖性

  B静坐不能

  C眼内压下降

  D血压升高

  E乳腺萎缩

  氯丙嗪用药数周或数月患者可出现

  A.恶性高热

  B.血压升高

  C.室颤

  D.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E.成瘾

  【46-48】

  A.抗惊厥

  B.抗癫痫

  C.抗躁狂

  D.抗焦虑

  E.抗抑郁

  46.碳酸锂用于C

  47.硫酸镁用于A

  48.地昔帕明用于E

  [43—45]

  A.氟哌啶醇

  B.丙米嗪

  c.芬太尼

  D.氯氮平

  E.苯海索

  43.用于治疗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的药物是A

  44.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是B

  45.几无锥体外系反应的抗精神病药物是D

  [39-42]

  A.丙米嗪

  B.纳洛酮

  C.氟西汀

  D.舒必利

  E.地昔帕明

  39.选择性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A)再摄取的药物是E

  40.能竞争性拮抗阿片受体的药物是B

  41.对NA、5—HT再摄取均有抑制的药物是A

  42.选择性阻断中脑—边缘系统D2受体的药物是D

  [43-45]

  A.氟哌啶醇

  B.卡马西平

  C.阿司匹林

  D.芬太尼

  E.普罗帕酮

  43.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是C

  44.具有中枢镇痛作用的药物是D

  45.具有抗精神病作用的药物是A

  76.氯丙嗪的药理作用有BCD

  A.抗惊厥

  B.抗精神病

  c.镇吐

  D.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E.止痛

  77.氯丙嗪临床可用于ABCE

  A.治疗精神分裂症

  B.镇吐

  C.止咳

  D.抗惊厥

  E.人工冬眠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