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药师 >> 正文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资料精选48
发布时间:2010/9/7 16:22:10 来源:www.xue.net 编辑:城市总裁吧

  第二十八章抗心绞痛药Antianginaldrugs

  重点内容:

  1.硝酸甘油药动学特点、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普萘洛尔抗心绞痛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与硝酸酯类合用的合理性

  3.硝苯地平、地尔硫抗心绞痛的药理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4.双嘧达莫、曲美他嗪抗心绞痛作用特点

  心绞痛

  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综合征。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并向左上肢放散

  临床表现:

  表现为胸骨后部或左前胸出现阵发性绞痛,闷痛或压榨性痛感,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及肢端。

  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很少超过10-15min,休息或用药物治疗后常可缓解。

  发病原因:

  心脏的氧供需之间的失衡。

  ●耗氧量增加:主要决定因素为室壁张力、心率和心室收缩状态

  ●供氧量降低:主要决定因素为冠状动脉流量,偶尔也受血液携氧能力改变的影响。

  心肌在缺血缺氧,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类似激肽样多肽物质,刺激心肌自主神经传入纤维末梢。

  第一节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

  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

  硝酸异山梨酯

  硝酸戊四醇酯

  单硝酸异戊酯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

  钙通道阻断药:硝苯地平等

  其它: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体内过程】

  口服,首过消除明显,F8%;舌下,F80%,无首过消除、起效快、持续短;经皮2%软膏,贴膜剂。肝代谢、肾排泄。

  【药理作用】

  对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改变心肌血液的分布。

  1.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心肌血流动力学

  硝酸甘油→扩张全身的小静脉→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心室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室壁张力降低→较弱的扩张小动脉的作用→外周阻力降低,平均血压下降→减少左心室做功。反射性心率加快。

  结果:耗氧量降低。

  2.改善缺血区心肌血液供应

  ①明显舒张较大的心外膜血管、狭窄的冠状动脉、侧支血管,对阻力血管作用较弱。

  用药后:血液→输送血管→侧支血管→缺血区,改善缺血区的血流供应。

  冠状血管痉挛时更为明显。对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变异型心绞痛,可舒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

  ②使冠状动脉血流重新分配。

  硝酸甘油舒张心外膜血管、侧支血管,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血液→心外膜区域→心内膜下缺血区,增加缺血区的血流量。

  ③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利于冠心病的治疗。

  硝酸甘油对所有平滑肌均有舒张作用,如支气管、胆管、输尿管和胃肠道,当处于痉挛状态时,解痉作用尤为明显。作用时间短暂,实用意义不大。

  【硝酸酯类舒张血管的作用机制】

[NextPage]

  【临床应用】

  治疗和预防各种类型心绞痛。

  1.抗心绞痛舌下给药能迅速缓解急性发作,一般舌下含0.3~0.6mg或喷雾剂每次0.4mg,是目前抗心绞痛药中最有效的药物。

  油膏敷于胸部和背部,在给药后1~3h能改善运动耐量,作用持续3~6h,可预防心绞痛发作。

  2.急性心肌梗死:静脉,血压不宜过低,↓心肌损伤,缩小梗塞范围

  3.治疗CHF

  4.急性呼吸衰竭和肺A高压者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血管舒张作用:面红;头痛;眼压升高,颅内压↑

  2.大剂量:体位性低血压及晕厥,BP↓→反射性心悸

  诱发心绞痛

  3.剂量过大:反射性交感兴奋,高铁血红蛋白症

  4.耐受性:快速耐药性:

  持续给药24~48h即可产生耐药性,短时停药即可恢复

  短效制剂一般少出现耐药性,如舌下给药2~3次/天×2周,疗效不↓

  !!!避免大剂量,无间歇给药,补充-SH供体

  口诀

  • 舌下含服取坐位,既能预防也应急。

  • 剂量过大有征兆,头痛心悸血压低。

  • 三片无效有问题,急性心梗要考虑。

  • 随身携带防不测,药物失效及时替。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

  普萘洛尔、吲哚洛尔、噻吗洛尔

  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

  阿替洛尔、美托洛尔、醋丁洛尔

  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

  抗心绞痛作用:

  1.降低心肌耗氧量:

  应用:

  对硝酸酯类疗效差的稳定型心绞痛,降低发作次数和严重性,兼患高血压或心律失常者更适用

  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能缩小梗死范围。

  不宜用于变异型心绞痛

  禁用:血脂异常者

  注意事项:慎用从小量开始逐渐减量

  联合用药:

  普茶洛尔与硝酸甘油合用可相互取长补短,

  如普茶洛尔可取消硝酸甘油所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加快;

  硝酸甘油却可缩小普萘洛尔所扩大的心室容积,

  而两药对耗氧量的降低却有协同作用,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三节钙通道阻滞药

  【作用】

  阻滞血管平滑肌、心肌细胞的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抑制Ca2+内流。

  1.改善缺血区供血供氧:舒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

  2.降低心肌耗氧量:

  ●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后负荷;

  ●抑制心肌收缩性,减慢心率。

  3.保护心肌:防止缺血心肌细胞内Ca2+超负荷,保护线粒体,避免心肌坏死。

  应用:

  对冠状动脉痉挛诱发的变异型心绞痛最有效,对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也有效。

  对支气管平滑肌有一定程度的扩张作用,对伴有哮喘和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更为适用。[NextPage]

  硝苯地平(心痛定)

  作用特点:

  ●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对小动脉平滑肌较小静脉更敏感,血压下降,心肌耗氧量降低;

  ●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冠脉血流量、心肌供氧量;

  ●使心收缩力减弱,耗氧量降低。

  应用:

  对变异型心绞痛的效果好;

  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不及普萘洛尔,反射性加快心率,增加心肌耗氧量,两者合用能提高疗效,不良反应也相应减少;

  维拉帕米(verapamil)

  用于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

  抗心律失常作用明显,因此,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律失常的心绞痛患者。

  扩张冠状血管作用较强,对外周血管的扩张作用较硝苯地平弱,较少引起低血压。

  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明显抑制心肌收缩力、传导速度,应慎用。

  维拉帕米提高地高辛的血药浓度,洋地黄化患者同时服用维拉帕米易中毒,应慎用维拉帕米。

  地尔硫(dihiazem)

  特点:作用强度介于硝苯地平与维拉帕米之间。

  应用:

  主要用于冠脉痉挛引起的变异型心绞痛的治疗,不良反应少。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也较好。

  地尔硫较少引起低血压,并可降低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病率。

  第四节其他抗心绞痛药

  双嘧达莫(dipyridamole,persantin,潘生丁)

  作用特点:

  ●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增加心肌供氧量。

  ●长期应用双嘧达莫,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冠心病的防治有益。

  但扩张冠状小动脉,即阻力血管,缺血区血流量不增加,甚至减少,对心绞痛的疗效不确切。

  机制:腺苷增强剂,能抑制心肌细胞对腺苷的摄取;减少磷酸二酯酶对cAMP的降解。

  可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头痛、眩晕、潮红、皮疹、低血压等。低血压患者慎用。与肝素合用可引起出血倾向。

  除葡萄糖注射液外,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注射。

  曲美他嗪(tfimetazidine)

  作用特点:

  ●血管扩张药,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内膜血流供应,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降低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氧的供需平衡;

  作用较硝酸甘油出现慢,但持久。

  主要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适用于冠状动脉功能不全、陈旧性心肌梗死、神经组织缺血等。

  可出现头晕、食欲缺乏、皮疹等。新发生心肌梗死者忌用。

  真题:9道

  19.硝酸甘油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机制是

  A.对血管的直接舒张作用

  B.产生一氧化氮(NO),使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升高

  c.阻断α肾上腺素受体

  D.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

  E.阻滞钙离子通道

  17硝酸甘油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A降低心肌自律性

  B抑制心肌收缩力

  C抑制血小板聚集

  D增加心排出量

  E松弛血管平滑肌,改善心肌血液供应

  18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疗效好的药物是

  A普奈洛尔

  B硝苯地平

  C硝酸甘油

  D考来烯胺

  E曲美他嗪[NextPage]

  18.能产生一氧化氮从而舒张血管平滑肌的药物是

  A.硝苯地平

  B.硝酸甘油

  C.卡维地洛

  D.双嘧达莫

  E.地尔硫卓

  [52—53]

  A.普萘洛尔

  B.哌唑嗪

  C.氨氯地平

  D.硝酸甘油

  E.氯沙坦

  52.连续使用易产生耐受性的药物是D

  53.对血管平滑肌选择性高,对心肌收缩力或心肌传导作用影响很小的药物是c

  [54-55]

  A.硝酸甘油

  B.普萘洛尔

  c.硝苯地平

  D.地尔硫卓

  E.双嘧达莫

  54.连续应用易产生耐受性的药物是A

  55.剂量过大会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药物是A

  80.硝酸甘油与普萘洛尔合用治疗心绞痛ABC

  A.能消除硝酸甘油引起的心率加快

  B.能消除普萘洛尔引起的心室容量增加

  C.可降低硝酸甘油引起的心肌收缩性增加

  D.可降低心内外膜血流比例

  E.可使侧支血流量减少

  第二十九章血脂调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重点内容:

  1.血脂调节药

  (1)他汀类药物

  (2)他汀类代表药物药动学及药理作用特点

  (3)考来烯胺

  (4)贝特类药物

  (5)烟酸

  2.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抗氧化药物的药理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二十碳五烯酸及二十二碳六烯酸

  (3)藻酸双酯钠

  概述

  动脉粥样硬化(AS)主要发生在大、中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脑动脉和主动脉。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厚、脂质沉着、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脂条纹及斑块、管腔狭窄乃至阻塞,所支配的器官可发生缺血性病变,动脉壁弹性减弱易于破裂,造成出血。[NextPage]

  AS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性反应,是多种遗传基因、环境危险因素相互关联的结果。

  (1)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多种危险因素→损伤血管内皮。

  (2)单核细胞为主的白细胞→沿血管壁滚动→黏附于血管内皮,移向内皮下间隙→转化为巨噬细胞→摄取脂质,特别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成为泡沫细胞;

  受损内皮细胞释放某些活性因子→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向内皮迁移→摄取ox-LDL→成为泡沫细胞。

  (3)泡沫细胞的脂质逐渐累积→形成脂质条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4)斑块自内膜突向血管腔→阻塞血流→造成靶器官供血不足。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呈现急性临床事件。

  血脂:血浆或血清中所含的脂类,包括:

  ●胆固醇(Ch)

  ●三酰甘油(TG)

  ●磷脂(PL)

  ●游离脂肪酸(FFA)

  胆固醇(Ch)

  血脂+载脂蛋白(apoprotein,apo)→脂蛋白(Lp),溶于血浆,进行转运和代谢。

  1)脂蛋白:呈微小颗粒状,所含脂类和蛋白的不同,应用超速离心或电泳的方法,可将Lp分为: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是VLDL在血浆的代谢物,密度为1.006~1.019。

  2)apo:主要有A、B、C、D、E五类,又各分为若干亚组分,不同的Lp含不同的apo。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早期或轻度:采用饮食疗法,适当增加体力活动。

  较重:药物治疗,血脂调节药、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血脂代谢紊乱和AS:

  各种脂蛋白在血浆中有基本恒定的浓度,以维持相互间的平衡,如果比例失调则为脂代谢失常。

  高脂血症:某些血脂或脂蛋白高出正常范围。

  高脂血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和发展。TC、LDL、脂蛋白(a)的血浆水平增加,与冠心病、脑血管病密切相关,降低血浆TC、LDL是血脂调节药的重点。

  HDL降低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第48讲在线作业课后练习

  A型题

  1.硝酸甘油最常用于心绞痛的急性发作,因它首先而且主要产生下列哪项作用

  A.降低心室容积

  B.降低室壁张力

  C.扩张静脉

  D.扩张小动脉

  E.降低耗氧量

  答案:C

  2.硝酸甘油与普萘洛尔共有的作用是

  A.减弱心肌收缩力

  B.降低血压

  C.增大心室容积

  D.减慢心率

  E.诱发支气管痉挛

  答案:B

  B型题

  A.普萘洛尔

  B.硝苯地平

  C.维拉帕米

  D.地尔硫

  E.硝酸甘油

  1.各种类型心绞痛都可选用

  答案:E

  2.变异型心绞痛不宜选用

  答案:A

  3.变异型心绞痛最好选用

  答案:B

  X型题

  1.普萘洛尔抗心绞痛的机制在于

  A.降低心脏负荷

  B.减弱心肌收缩力

  C.抑制肾素分泌

  D.减慢心率

  E.减小心室容积

  答案:ABD

  2.为克服硝酸甘油的耐受性可采用哪些措施

  A.调整给药剂量

  B.补充含巯基的药物

  C.减少给药频率

  D.加用卡托普利

  E.采取间歇给药法

  答案:ABCDE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