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建筑 >> 造价工程师 >> 正文
2015年造价工程师《理论与法规》辅导讲义(6)
发布时间:2011/10/17 17:00:17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ziteng

  一、工程项目成本及其管理体系

  (一)工程项目成本与承包企业成本

  (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流程和方法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流程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流程如图3.2.1所示。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流程中,每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编制基础,成本计划是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成本控制能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保证成本计划的实现,而成本核算又是成本计划是否实现的最后检查,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又是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等的依据;成本分析为成本考核提供依据,也为未来的成本预测与编制成本计划指明方向;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保证和手段。

  (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法

  1. 成本预测

  项目成本预测是指承包企业及其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凭借历史数据和工程经验,运用一定方法对工程项目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估计。项目成本预测是项目成本计划的依据。

  1)定性预测。由于定性预测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判断能力,因而这种方法必须建立在对项目成本费用的历史资料、现状及影响因素深刻了解的基础之上。最常用的定性预测方法是调查研究判断法,具体方式有:座谈会法和函询调查法。

  2)定量预测。在成本费用预测中,常用的定量预测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回归分析法等。

  2. 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承包企业及其项目经理部对计划期内项目的成本水平所作的筹划。

  承包企业的项目计划成本应通过投标与签订合同形成。目标成本是承包企业实施项目成本控制和工程价款结算的基本依据。

  (1)成本计划的内容。

  项目成本计划一般由直接成本计划和间接成本计划组成。

  1)直接成本计划。主要反映项目直接成本的预算成本、计划降低额及计划降低率。主要包括项目的成本目标及核算原则、降低成本计划表或总控制方案、对成本计划估算过程的说明及对降低成本途径的分析等。

  2)间接成本计划。主要反映项目间接成本的计划数及降低额。

  此外,项目成本计划还应包括项目经理对可控责任目标成本进行分解后形成的各个实施性计划成本,即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计划。责任成本计划又包括年度、季度和月度责任成本计划。

  (2)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

  1)目标利润法。是指根据项目的合同价格扣除目标利润后得到目标成本的方法。

  2)技术进步法。是以项目计划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和节约措施所能取得的经济效果为项目成本降低额,求项目目标成本的方法。

  3)按实计算法。

  4)定率估算法(历史资料法)。当项目非常庞大和复杂而需要分为几个部分时采用的方法。 [NextPage]

  3.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是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项目成本管理中不确定因素最多、最复杂、最基础的管理内容。

  (1)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和过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决策成本控制、投标费用控制、设计成本控制和施工成本控制等内容。

  承包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重心应放在项目经理部,包括计划预控、过程控制和纠偏控制三个重要环节。

  1)项目成本的计划预控。控制的重点是优化项目实施方案(包括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设计方案)、合理配置资源和控制生产要素的采购价格。

  2)项目成本运行过程控制。

  3)项目成本的纠偏控制。

  (2)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

  1)项目成本分析表法。常见的成本分析表有月成本分析表、成本日报或周报表、月成本计算及最终预测报告表。

  2)工期-成本同步分析法。

  施工成本的实际开支与计划不相符,往往是由两个因素引起的:一是在某道工序上的成本开支超出计划;二是某道工序的施工进度与计划不符。

  3)挣值分析法。挣值分析法是对工程项目成本/进度进行综合控制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已完工程预算成本(Budget Cost of the Work Performed,BCWP)与已完工程实际成本(Actual Cost of the Work Performed,ACWP)之间的差值,可以分析由于实际价格的变化而引起的累计成本偏差;通过比较已完工程预算成本(BCWP)与拟完工程预算成本(Budget Cost of the Work Scheduled,BCWS)之间的差值,可以分析由于进度偏差而引起的累计成本偏差。

  4)价值工程方法。

  4. 成本核算

  项目成本核算是承包企业成本管理最基础的工作,它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是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等的依据。

  (1)项目成本核算的对象和范围。承包企业的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和健全以单位工程为对象的项目成本核算账务体系,在项目实施阶段不对企业经营成本进行分摊。

  承包企业的项目成本核算应以项目经理责任成本目标为基本核算范围;以项目经理授权范围相对应的可控责任成本为核算对象,进行全过程分月跟踪核算。

  (2)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

  1)表格核算法。表格核算法需要依靠众多部门和单位支持,专业性要求不高。其优点是比较简捷明了,直观易懂,易于操作,适时性较好。缺点是覆盖范围较窄,核算债权债务等比较困难;且较难实现科学严密的审核制度,有可能造成数据失实,精度较差。

  2)会计核算法。其优点是核算严密、逻辑性强、人为调节的可能因素较小、核算范围较大。但对核算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

  总的说来,用表格核算法进行项目施工各岗位成本的责任核算和控制,用会计核算法进行项目施工成本核算,两者互补。

  (3)项目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人工费。

  2)材料费。

  3)施工机械使用费。

  按现行财务制度规定,承包企业计提折旧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技术进步较快或使用寿命受工作环境影响较大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经国家财政主管部门批准,可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按月计提。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从停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①平均年限法。也称使用年限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分摊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方法。这种方法计算的折旧额在各个使用年(月)份都是相等的,折旧的累计额所绘出的图线是直线。因此,这种方法也称直线法。

  平均年限法的计算公式为:

平均年限法的计算公式

  净残值率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3%~5%确定,净残值率低于3%或者高于5%的,由企业自主确定,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②工作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完成的工作量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是由平均年限法派生出来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各种时期使用程度不同的专业机械、设备。 [NextPage]

  工作量法的计算公式为:

  a. 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额时:

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额时

  b. 按照台班计算折旧额时:

按照台班计算折旧额时

  ③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固定的折旧率计算折旧的方法,它属于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其年折旧率是平均年限法的两倍,并且在计算年折旧率时不考虑预计净残值率。采用这种方法时,折旧率是固定的,但计算基数逐年递减,因此,计提的折旧额逐年递减。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为: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例3.2.1]

  ④年数总和法。也称年数总额法,是指以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为基数,按照逐年递减的折旧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它也属于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其折旧率以该项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的年数(包括当年)作分子,而以逐年可使用年数之和作分母。分母是固定的,而分子逐年递减,因此,折旧率逐年递减,计提的折旧额也逐年递减。

  年数总和法的计算公式为:

年数总和法的计算公式为

  [例3.2.2]

  4)措施费。

  5)间接成本。 [NextPage]

  5. 成本分析

  (1)项目成本的分析方法。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等。

  1)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是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其特点是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便于掌握,因而得到广泛应用。比较法的应用,通常有下列形式:

  ①将本期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

  ②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

  ③本期实际指标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

  2)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①以各个因素的计划数为基础,计算出一个总数;

  ②逐项以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替换计划数;

  ③每次替换后,实际数就保留下来,直到所有计划数都被替换成实际数为止;

  ④每次替换后,都应求出新的计算结果;

  ⑤最后将每次替换所得结果,与其相邻的前一个计算结果比较,其差额即为替换的那个因素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

  [例3.2.3]某承包企业承包一工程,计划砌砖工程量1200立方米,按预算定额规定,每立方米耗用空心砖510块,每块空心砖计划价格为0.12元;而实际砌砖工程量却达1500立方米,每立方米实耗空心砖500块,每块空心砖实际购入价为0.18元。试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

  砌砖工程的空心砖成本计算公式为:

  空心砖成本=砌砖工程量×每立方米空心砖消耗量×空心砖价格

  采用因素分析法对上述三个因素分别对空心砖成本的影响进行分析。计算过程和结果见表3.2.1.

表3.2.1 砌砖工程空心砖成本分析表

计算顺序  砌砖工程量  每立方米空心砖消耗量  空心砖价格(元)  空心砖成本(元)  差异数
(元) 
差异原因 
计划数  1 200  510   0.12  73 440       
第一次代替  1 500  510  0.12  91 800  18 360  由于工程量增加 
第二次代替  1 500  500  0.12  90 000  -1 800  由于空心砖节约 
第三次代替  1 500  500  0.18  135 000  45 000  由于价格提高 
合 计              61560    

  3)差额计算法。差额计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简化形式。

  4)比率法。比率法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析的方法。其基本特点是:先把对比分析的数值变成相对数,再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比率法有以下几种:

  ①相关比率法。通过将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加以对比,求出比率,并以此来考察经营成果的好坏。

  ②构成比率法。又称比重分析法或结构对比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某技术经济指标中各组成部分占总体比重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

  ③动态比率法。是将同类指标不同时期的数值进行对比,求出比率,以分析该项指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的方法。

  (2)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

  1)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寻求节约途径。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资料来源是:预算成本是以施工图和定额为依据编制的施工图预算成本,目标成本为分解到该分部分项工程上的计划成本,实际成本来自施工任务单的实际工程量、实耗人工和限额领料单的实耗材料。

  2)月(季)度成本分析

  月(季)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当月(季)的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通常包括:

  ①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当月(季)的成本降低水平;通过累计实际成本与累计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累计的成本降低水平,预测实现项目成本目标的前景。

  ②通过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目标成本的落实情况,以及目标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采取措施,加强成本管理,保证成本目标的落实。

  ③通过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分析,可以了解成本总量的构成比例和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对超支幅度大的成本项目,应深入分析超支原因,并采取对应的增收节支措施,防止今后再超支。

  ④通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实际与目标对比,分析产量、工期、质量、“三材”节约率、机械利用率等对成本的影响。

  ⑤通过对技术组织措施执行效果的分析,寻求更加有效的节约途径。

  ⑥分析其他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对成本的影响。

  3)年度成本分析。企业成本要求按年结算,不得将本年成本转入下一年度。而项目成本则以项目的施工(或承包)周期为结算期,要求从开工、竣工到保修期结束连续计算,最后结算出成本总量及其盈亏。

  年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年度成本报表。年度成本分析的内容,除月(季)度成本分析的6个方面外,重点是针对下一年度的施工进展情况规划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以保证施工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4)竣工成本的综合分析。凡是有几个单位工程而且是单独进行成本核算的项目,其竣工成本分析应以各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资料为基础,再加上项目经理部的经营效益(如资金调度、对外分包等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应包括:竣工成本分析;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NextPage]

  6. 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或项目完成后,定期对项目形成过程中的各级单位成本管理的成绩或失误进行总结与评价。

  (1)项目成本考核的内容。

  (2)项目成本考核指标:

  1)企业的项目成本考核指标:

  ①项目设计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

  项目设计成本降低额=项目设计合同成本-项目设计预算成本 (3.2.20)

  项目设计成本降低率=项目设计成本降低额/项目设计合同成本×100% (3.2.21)

  ②项目施工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

  项目施工成本降低额=项目施工合同成本-项目实际施工成本 (3.2.22)

  项目施工成本降低率=项目施工成本降低额/项目施工合同成本×100% (3.2.23)

  2)项目经理部可控责任成本考核指标:

  ①项目经理责任目标总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

  目标总成本降低额=项目经理责任目标总成本-项目竣工结算总成本 (3.2.24)

  目标总成本降低率=目标总成本降低额/项目经理责任目标总成本×100% (3.2.25)

  ②施工责任目标成本实际降低额和降低率:

  施工责任目标成本实际降低额=施工责任目标总成本-工程竣工结算总成本 (3.2.26)

  施工责任目标成本实际降低率=施工责任目标成本实际降低额/施工责任目标总成本×100% (3.2.27)

  ③施工计划成本实际降低额和降低率:

  施工计划成本实际降低额=施工计划总成本-工程竣工结算总成本 (3.2.28)

  施工计划成本实际降低率=施工计划成本实际降低额/施工计划总成本×100% (3.2.29)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