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热点】
一些领导干部在检查指导工作中,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是习惯避重就轻、隔靴搔痒;对不良现象总是睁只眼闭只眼,不敢唱“黑脸”,更不敢说“硬话”。有的人形象地说,一些领导干部对人喜欢说两句话,一句是点点头“干得好”,一句是拍拍肩“好好干”。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改革发展日益深入,我们党和人民面临的环境和形式复杂多变,很多矛盾尖锐突出,“躲不开”又“绕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领导干部应当及时指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防止问题发展恶化。
因为,首先,问题一旦出现,就应当及时纠正其中的错误,如果被有意无意地遮掩,就会贻误化解矛盾的大好时机,最后势必影响到整个局面,追究责任时,领导干部首当其冲。
其次,领导干部的言行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如果领导干部对待问题视而不见,就会助长更多的人效仿跟风,最终形成一种不良气候。
最后,敢说敢批评体现的是领导干部对党和国家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只有胸怀党和人民利益的人才能真正担当起领导的重任。
一些领导干部不敢说问题和不足,最终损害的是党的事业和群众的利益,而究其根源,最主要的就是一些人存在有私心私利。有些人事事怕出头,怕伤和气,怕丢掉官帽,怕伤及自身利益,因此处处明哲保身;也有一些人自身也有问题,因此不敢说他人。
而作为一方父母官,为民谋福利,必须敢于指正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
领导干部要敢说敢批评,首先自己就要君子坦荡荡,一心奉公。
其次,要敢于指出工作中的不足,有一说一,切中要害。
再次,要敢于说“硬话”,对待缺点和错误,要实实在在地批评,该表明强硬态度时就需要显示党和政府的决心和毅力,不能隔靴搔痒、避重就轻。
最后,领导干部批评他人或工作不足时,也要敢于自我批评,知不足、纠不足,帮自己查不足、讲不足,不讳疾忌医,勇于树立纠错标杆,营造闻过则喜、知错就改的好风气。
总而言之,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带头人,发挥领导的积极性是事业所需、人民所呼、现实所求。敢于讲问题、指不足,才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上知得失、辨方位,我们的队伍才能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社会主义事业才会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