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建筑 >> 造价工程师 >> 正文
2015造价工程师《技术与计量安装》第五章通用工程安装(7)
发布时间:2011/10/27 9:45:00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ziteng

  关键知识点五:电梯

  (一)电梯的分类

  电梯是由电力驱动的轿厢运行于铅垂的或与铅垂方向倾斜不大于15o的两列刚性导轨之间运送人或物的设备。

  电梯的分类比较复杂,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按国际标准IS0 4190/1分类

  (1)Ⅰ类:乘客电梯(包括公寓用住宅电梯),简称客梯。

  (2)Ⅱ类:客货两用电梯。

  (3)Ⅲ类:病床电梯。

  (4)Ⅳ类:服务电梯(亦称杂物电梯)

  2.按用途分类

  (1)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适用于机场、饭店、宾馆、写字楼、大型商场等客流量大的场合。这类电梯为了提高运送效率,其运行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且安全设施齐全、装潢美观。

  (2)载货电梯。为运送货物而设计的并通常有人伴随的电梯。主要用于两层楼以上的车间和各类仓库等场合。这类电梯的装潢不太讲究,自动化程度和运行速度一般比较低,而载重量和轿厢尺寸的变化范围则比较大。

  (3)病床电梯。医院内为运送病床而设计的电梯,轿厢具有窄而深的特点。

  (4)杂物电梯(服务电梯)。供图书馆、办公楼、饭店送图书、文件、食品等,并不允许人员进入的电梯。这种电梯的安全设施不齐全,不准运送乘客。为了不使人员进人轿厢,进入轿厢的门洞及轿厢的面积都设计得很小,且轿厢的净高度一般不大于1.2m.

  (5)观光电梯。

  (6)特种电梯。

  3.按速度分类

  电梯无严格的速度分类,我国习惯上按如下方法分类:

  (1)低速梯。速度低于1.0m/s的电梯。

  (2)中速梯。速度在1.0~2.0m/s的电梯。

  (3)高速梯。速度大于2.0m/s的电梯。

  (4)超高速梯。速度超过5.0m/s的电梯。

  随着电梯速度系列的扩展和提高,区别高、中、低速电梯的速度限值也在相应地提高。

  4.按驱动方式分类

  (1)电动式电梯。

  (2)液压式。电动机通过液压系统驱动轿厢上下运行的电梯。

  5.按驱动电动机类型分类:

  6.按有、无齿轮减速器分类

  7.自动扶梯

  8.自动人行道

  (二)电梯的主要参数及规格尺寸

  1.普通电梯

  (1)额定载重量(kg)制造和设计确定的,保证安全运行的电梯承载能力。客梯也可用额定乘客人数来表示。客梯的额定乘客人数计算公式:额定载客量=额定载重量(kg)/75(kg),得数圆整到最接近的整数。

  (2)轿厢尺寸(mm)宽×深×高。

  (3)轿厢形式。有单或双面开门及其他特殊要求等,以及对轿顶、轿底、轿壁的处理,颜色的选择,对电风扇、电话的要求等。

  (4)轿门形式。有栅栏门、封闭式中分门、封闭式双折门、封闭式双折中分门等。

  (5)开门宽度(mm)轿厢门和厅门完全开启时的净宽度。

  (6)开门方向。人在厅外面对厅门,门向左方向开启的为左开门,门向右方向开启的为右开门;两扇门分别向左右两边开启者为中开门,也称中分门。

  (7)曳引方式。常用的有半绕和全绕l:1吊索法,轿厢的运行速度等于钢丝绳的运行速度。半绕2:1吊索法,轿厢的运行速度等于钢丝绳运行速度的一半。

  (8)额定速度(m/s)制造和设计所规定的电梯运行速度。

  (9)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方式、拖动系统的形式等。如交流电机拖动或直流电机拖动,轿内按钮控制或集选控制等。

  (10)停层站数(站)凡在建筑物内各层楼用于出入轿厢的地点均称为站。

  (11)提升高度(mm)由底层端站楼面至顶层端站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2)顶层高度(mm)由顶层端站楼面至机房楼板或隔声层楼板下最突出构件之间的垂直距离。电梯的运行速度越快,顶层高度一般越高。

  (13)底坑深度(mm)由底层端站楼面至井道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电梯的运行速度越快,底坑一般越深。

  (14)井道高度(mm)由井道底面至机房楼板或隔声层楼板下最突出构件之问的垂直距离。

  (15)井道尺寸(mm)宽×深。

  2.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基本参数

  (1)理论输送能力(c,人/h)指每小时理论输送的人数。计算式为:

  (2)额定速度(v,m/s)指梯级、踏板或胶带在空载运行下的速度。

  (3)倾斜角(a,°)梯级、踏板或胶带运行方向与水平面构成的最大角度。自动扶梯倾斜角不应超过30°;当提升高度不超过6m、额定速度不超过0.50m/s时,倾斜角允许增至35°倾斜角一般采用30°、35°、27°等系列。自动人行道的倾斜角不应超过l2°。

  (4)提升高度(H,m)自动扶梯进出口两楼层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5)梯级名义宽度(z,m)国内自动扶梯一般采用0.6m、0.8m、1.0m,相对应平均每个梯级承载1人、1.5人、2人。[NextPage]

  (三)电梯的机械系统

  电梯由机械和电气两大系统组成。

  机械系统由曳引系统、轿厢和对重装置、导向系统、厅轿门和开关门系统、机械安全保护系统等组成,曳引系统由曳引机、导向轮、曳引钢丝绳、曳引绳锥套等部件组成。导向系统由导轨架、导轨、导靴等部件组成。机械安全保护系统主要由缓冲器、限速器和安全钳、制动器、门锁等部件组成。厅轿门和开关门系统由轿门、厅门、开关门机构、门锁等部件组成。

  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柜、操纵箱等十多个部件和几十个分别装在各有关电梯部件上的电器元件组成。

  1.曳引系统

  (1)曳引机。是驱动电梯轿厢和对重装置做上下运行的装置。

  (2)曳引钢丝绳。电梯的曳引钢丝绳是连接轿厢和对重装置的机件,承载着轿厢、对重装最、额定载重量等重量的总和。为了确保人身和电梯设备的安全,各类电梯的曳引钢丝绳根数应大子2~4根。安全系数一般应大于10~12.

  (3)曳引绳锥套。按结构形式又可分为组合式、非组合式、自锁楔式等三种。

  2.轿厢和对重装置

  (1)轿厢。是用来运送乘客或货物的电梯组件,由轿厢架和轿厢体两大部分组成。

  1)轿厢架。由上梁、立梁、下梁组成。

  2)轿厢。一般电梯的轿厢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机件组成。

  (2)对重装置。位于井道内,通过曳引绳经曳引轮与轿厢连接。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对重装置通过对重导靴在对重导轨上滑行,起平衡作用。对重装置由对重架和对重铁块两部分组成。

  3.轿门、厅门与开关门系统

  4.引导系统

  电梯的引导系统,包括轿厢引导系统和对重引导系统。这两种系统均由导轨、导轨架和导靴三种机件组成。

  (1)导轨。每台电梯均具有用于轿厢和对重装置的两组至少4列导轨。导轨是确保电梯的轿厢和对重装置在预定位置做上下垂直运行的重要机件。

  (2)导轨架。按电梯安装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固定在电梯井道内的墙壁上,是固定导轨的机件。每根导轨上至少应设置2个导轨架,各导轨架之间的间隔距离应不大于2.5m.

  导轨架在井道墙壁上的固定方式有埋入式、焊接式、预埋螺栓或涨管螺栓固定式、对穿螺栓固定式等四种。

  (3)导靴。导靴安装在轿架和对重架上,是使轿厢和对重架沿着导轨上下运行的装置。电梯中常用的导靴有滑动导靴和滚轮导靴两种。

  5.机械安全保护系统

  电梯的机械安全保护系统除已述及的外,还有比较重要的限速装置、安全钳、缓冲器三个部件。

  (1)限速装置和安全钳。是防止轿厢或对重装置意外坠落的安全设施之一。

  (2)缓冲器。缓冲器设在井道底坑的地面上。若由于某种原因,当轿厢或对重装置超越极限位置发生蹾底时,用来吸收轿厢或对重装置动能的制动装置。

  (四)电梯机械部分的安装

  1.安装导轨架和导轨

  (1)安装导轨架。导轨固定在导轨架上,并分别稳固在井道的墙壁上,导轨架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5~2m左右,但上端最后一个导轨架与机房楼板的距离不得大于500mm.导轨架的位置必须让开导轨接头,让开的距离必须在200mm以上。每根导轨应有2个以上导轨架。

  2.安装承重梁、曳引机、导向轮、发电机组

  (1)安装承重梁。安装承重梁时,应根据电梯的不同运行速度、曳引方式、井道顶层高度、隔声层、机房高度、机房内各部件的平面布置,确定不同的安装方法。对于有减速器的曳引机和无减速器的曳引机,其承重梁的安装方法略有差异。

  对于有减速器的曳引机,其承重梁的安装形式如下:

  1)当顶层高度足够高时,可把承重梁安装在机房楼板下面。采用这种安装形式时,机房比较整齐,但导向轮的安装及维护保养较为不便。

  2)若由于建筑结构方面的原因,顶层高度不够高时,可把承重梁安装在机房楼板上,但需在机房楼板上留一个十字形孔洞。采用这种形式安装承重梁比较方便,但机房内不太整齐。

  3)当顶层高度由于建筑结构的影响不宜太高,且机房内出现机件的位置与承重梁发生冲突,机房高度又足够高时,可用两个高出机房楼面600mm的混凝土台,把承重梁架起来。用这种方式安装承重梁时,常在承重梁两端上下各焊两块l2mm厚的钢板,在梁上钻出安装导向轮的螺栓固定孔,在混凝士台与承重梁钢板接触处垫放25mm厚的防振橡皮,通过地脚螺栓把承重梁紧固在混凝土台上。

  4)对于无减速器的曳引机,固定曳引机的承重梁,常用6根槽钢分成三组,以面对面的形式,用类似有减速器曳(叶)引机承重梁的安装方法进行安装。

  (2)安装曳引机。曳引机的安装方法与承重梁的安装形式有关。

  1)若承重梁安装在机房楼板下时,多按曳引机的外轮廓尺寸,先制作一个高250~300mm的混凝土台座,在承重梁的上方摆设好减振橡皮,待混凝土台座凝固后,将其吊放在减振橡皮上,并经调整校正校平后,把曳引机吊装在混凝土台座上,再经调整校正校平后把固定螺栓上紧,使台座和曳引机连成一体即可。

  2)承重梁在机房楼板上时,当2~3根承重梁在楼板上安装妥当后,对于噪声要求不太高的杂物电梯、货梯、低速病床梯等,可以通过螺栓把曳引机直接固定在承重梁上。对于噪声要求严格的病床梯、乘客梯,在曳引机底盘下面和承重梁之间还应没置减振装置。

  (3)安装导向轮和复绕轮。

  1)安装导向轮。导向轮经调整校正后,导向轮与曳引轮的不平行度应不大于1mm;导向轮的不垂直度应不大于0.5mm;导向轮的位置偏差在前后方向应不大于±5mm,在左右方向应不大于±1mm.

  2)安装复绕轮。用于高速直流梯的复绕轮,必须将复绕轮与曳引轮沿水平方向偏离一个等于曳引绳槽间距l/2的差值。复绕轮经安装调整校正后,挡绳装置距曳引绳的间隙应为3mm.

  3.组装轿厢和安全钳

  4.安装厅门及门锁

  5.安装限速装置

  限速装置和安全钳是电梯的重要安全设施。限速装置由限速器、涨紧装置和钢丝绳等三部分组成。限速器一般位于机房内,根据安装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多将限速器安装在机房楼板上,但也可以将限速器直接安装在承重梁上。

  6.安装缓冲器和对重装置

  缓冲器和对重装置的安装工作都在井道底坑内进行。缓冲器安装在底坑槽钢或底坑地面上。对重装置安装在底坑里的对重导轨内,距底坑地面700~1000mm处组装。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