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大纲要求:
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内容、结构和编制方法;
了解资产负债表概念和作用
本节具体内容: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述
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分为左右两方:
左方为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大体按照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
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流动资产项目通常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非流动资产项目通常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开发支出、长期待摊费用以及其他非流动资产等。
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一般按要求清偿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具体格式见213页表6-1
三、资产负债表编制
(一)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1)直接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
(2)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
(二)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如“应付账款”项目 “应收账款”项目
(三)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借款”项目
(四)根据总账科目与其备抵科目抵销后的净额填列。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项目
(五)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
一些重要具体项目的填列
(1)‘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企业库存现金、银行结算户存款、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等的合计数。本项目应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2)‘应收票据”项目,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本项目应根据‘应收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票据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例题见教材6-12
(3)“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本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如“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未有贷方余额的,应在本表“预收款项”项目内填列。
例题见教材6-8
例题见教材6-13 [NextPage]
(4)“预付款项”项目,反映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等。本项目应根据“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预付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如“预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期未有贷方余额的,应在资产负债表“应付账款”项目内填列。
(5)“存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本项目应根据‘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 “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在途物资\“生产成本”\“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例题6-19:
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2008年12月31日结账后有关科目余额为:
科目
借方余额
贷方余额
材料采购
140000
原材料
2400000
周转材料
1800000
库存商品
1600000
生产成本
600000
材料成本差异
120000
存货跌价准备
210000
“存货”项目的金额=140000+2400000+1800000+1600000+600000-120000-210000
=6210000元
(6)“固定资产”项目,反映企业各种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和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例题6-16:
某企业2008年12月31日结账后的“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为1000000元,“累计折旧”科目余额为90000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为200000元,则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金额为( )
解答:
固定资产项目金额=1000000-90000-200000=710000元
(7) “无形资产”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着作权、土地使用权等。本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8)“开发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能够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成本的支出部分。本项目应当根据 ‘研发支出”科目中所属的‘资本化支出”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