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财会金融 >> 会计职称 >> 正文
2015年初级会计师备考:会计实务易混易错知识点(5)
发布时间:2011/11/16 17:48:09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提示十三】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学习关键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和结转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和结转的超支差异;
  原材料期末实际成本=原材料期末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的期末借方余额
  原材料期末实际成本=原材料期末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的期末贷方余额
  原材料期末计划成本=原材料期初计划成本+本期借方增加额-本期贷方减少额
  材料成本差异期末余额=材料成本差异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原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其基本的核算程序如下:
  (1)企业应先制定各种材料的计划成本目录,规定原材料的分类、各种原材料的名称、规格、编号、计量单位和计划单位成本。
  (2)平时收到材料时,应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出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填入收料单内,并按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作为"材料成本差异"分类登记。
  (3)平时领用、发出的材料,都按计划成本计算,月份终了再将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摊,随同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记入有关账户,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期(月)分摊(关键点)(2008年判断题),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
  2.科目设置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计价(2006年判断题)。
  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等。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末,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并进行分摊,根据领用材料的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从而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提示】
  (1)原材料科目的借方、贷方、余额都是计划成本。
  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期初、本期入库、本期发出、期末)=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期初余额、本期入库金额、本期发出金额、期末余额)+(-)材料成本差异(期初余额、形成的差异、分摊的差异、期末余额)
  (2)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有两个阶段,一是形成阶段伴随着原材料的入库,借差表示超支,贷差表示节约,即调节入库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实际成本;二是分摊阶段伴随着原材料的发出,借方表示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即差异形成时在贷方),贷方表示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即差异形成时在借方),即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费用调解为实际成本费用。 [NextPage]
  超支差表示实际材料成本超过计划,在“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归集,待月末分摊(材料成本差异发生时在借方,分摊时一定在贷方)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即将超支部分转入成本,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同理,节约差表示实际材料成本小于计划,在“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归集,待月末分摊(材料成本差异发生时在贷方,分摊时一定在借方)时,
  借: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
  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即将节约部分冲减成本,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3.购入材料的核算
    在计划成本法下,取得的材料先要通过"材料采购"科目进行核算,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核算。企业支付材料价款和运杂费等,按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可抵扣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科目。
  材料成本差异率:
  分子:差异额
  期初(借)+ 本期(借)/分母(期初计划成本+期末计划成本)
  期初(借)- 本期(贷)/分母(期初计划成本+期末计划成本)
  期初(贷)+ 本期(贷)/分母(期初计划成本+期末计划成本)
  期初(贷)- 本期(借)/分母(期初计划成本+期末计划成本)
  4、发出材料的核算
  (1)结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月末,根据领料单等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
  (2)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上述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应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结转,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借记或贷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或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期(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单位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期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当期的实际差异率;期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期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期初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解释1】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重点关注分子,借差(超支差)用正号、贷差(节约差)用负号。
  【解释2】本期发出材料应负担材料成本差异=本期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2004、2007年单选)。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当期实际的差异率)
  【解释3】委托外单位加工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可按期初成本差异率计算。
  【解释4】考试时重点关注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和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2007年单选题)。
  【例题27·单选题】某企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08年12月1日,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6万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 0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为12万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 600万元。该企业2008年l2月31日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2009年单选题)
  A.798    B.800    C.802     D.1 604
  【答案】C
  【解析】材料成本差异率=(-6+12)/(400+2 000)×100%=0.25%;发出材料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1600×0.25%=4(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余额=-6+12-4=2(万元);2008年12月31结存
  的材料实际成本=400+2 000-1 600+2=802(万元)。 [NextPage]
  【例题28·判断题】企业采用计划成本对材料进行日常核算,应按月分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不应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分摊。(   )(2008年判断题)
  【答案】对
  【例题29·单选题】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10万元,计划成本为12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万元。(2007年单选题)
  A.超支5         B.节约5         C.超支15               D.节约15
  【答案】A
  【解析】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20+(110-120)]/(80+120)×100=5(超支)。
    80万+120万=200万(计划成本)
  借        材料成本差异        贷
  10万(120-110)
  20万
  (20-10)
  10万
  【例题30·单选题】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45万元;当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85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2006年单选)
  A.502.5          B.570           C.630            D.697.5
  【答案】B
  【解析】本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45-85)/(250+550)= -5%,则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节约差异为600×(-5%)= -30万元,则当月生产车间领用的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0-30=570(万元)。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