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所有者权益
【提示一】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区别有哪些?
在所有者权益中,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从来源和性质看。实收资本(或股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并依法进行注册的资本,它体现了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资本公积是投资者的出资中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它不直接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2)从用途看。实收资本(或股本)的构成比例是确定所有者参与企业财务经营决策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利润分配或股利分配的依据,同时还是企业清算时确定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的依据。资本公积的用途主要是用来转增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不体现各所有者的占有比例,也不能作为所有者参与企业财务经营决策或进行利润分配或股利分配)的依据。
【相关链接】利得和损失可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先计入当期损益(利润表中的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等),最终影响所有者权益(因为利润表最终会影响到未分配利润)。
【例题1·单选题】有限责任公司而言,如有新投资者介入,新介入的投资者缴纳的出资额大于其按约定比例计算的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部分,应计入( )科目。
A.实收资本 B.营业外收入 C.资本公积 D.盈余公积
【答案】C
【解析】对有限责任公司而言,如有新投资者介入,新介入的投资者缴纳的出资额大于其按约定比例计算的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
【提示二】未分配利润与可供分配的利润有什么区别
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企业未分配利润的余额=可供分配的利润-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例题2·单选题】某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为100万元,本年实现的净利润为200万元,按10%和5%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该企业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 )万元。
A.200 B.255 C.270 D.300
【答案】D
【解析】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100+200=300(万元)。
【例题3·单选题】某企业2008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贷方余额为200万元,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300万元,分别按10%和5%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金。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08年年末未分配利润的贷方余额应为( )万元。
A.500 B. 555 C.300 D.455
【答案】D
【解析】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200+300=500(万元)。未分配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500-300×15%=4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