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NextPage]
3、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当记入“累计折旧”科目的贷方,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借:制造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固定资产的折旧)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
销售费用 (专设销售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
其他业务成本 (经营租出固定资产的折旧)考试论坛
在建工程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
研发支出 (研发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
贷:累计折旧
【例题7·多选题】企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其折旧额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计入( )。
A.销售费用 B.制造费用
C.财务费用 D.其他业务成本
【答案】ABD
【解析】专设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额计入销售费用,生产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额计入制造费用,经营出租的固定资产的折旧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例题8·单选题】某企业2009年6月15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43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09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 70 B. 86
C. 42 D. 84
【答案】B
【解析】2009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430×2÷5×6÷12=86(万元)
【例题9·单选题】某企业2002年11月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原价为498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200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万元。(2003年会计师考题)
A.98.6 B.119.52 C.185.92 D.192.56
【答案】D
【解析】
第1年折旧额 (2002年12月~2003年11月) 498×40%=199.2(万元);
第2年折旧额(2003年12月~2004年11月)(498-199.2)×40%=119.52(万元);
200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99.2×11/12+119.52×1/12=192.56(万元)。
【例题10·单选题】某企业2009年6月20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7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09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 240 B. 140 C. 120 D. 148
【答案】C
【解析】2009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740-20)×5÷15÷2=120(万元)
【例题11·单选题】某企业2008年8月20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7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09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160 B.224 C.240 D.192
【答案】B
【解析】2009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740-20)×5/15×8/12+(740-20)×4/15×4/12=224(万元)。
【例题12·单选题】某企业于20×6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其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7年度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 )万元。(2007年)
A.39.84 B.66.4
C.79.68 D.80
【答案】D
【解析】200×2/5=80(万元)
【例题13·多选题】下列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表述,正确的有( )。(2009年)
A.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B.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改变
C.已提足折旧但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D.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自办理竣工决算时开始计提折旧
【答案】AC
【解析】选项B,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当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变更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项D,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NextPage]
(四)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①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资本化),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从该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中扣除;不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的,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②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费用化)。企业发生的大修理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明,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部分,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资本化)。
在对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后,企业应将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费用化,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