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收入
本章历年都是重要的考试内容,计算题或综合题都经常涉及本章内容,故本章所占分数也较高。考生在复习本章内容时,不仅应掌握好本章的知识点,更要注意与其他章节内容的结合,比如,收入、费用、利润的核算与会计报表的结合等。
本章主要知识点和考点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注意:收入与利得相区分。利得是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例如,工业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因其他企业违约收取罚款等,这些活动属于利得,而不是收入。
收入的分类:
1.收入按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不同,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2.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例题1· 多选题】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下列各项中,属于收入的有( )。
A.销售原材料收入
B.提供劳务收入
C.销售商品收入
D.出售固定资产收入
【答案】 ABC
【解析】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都属于企业的收入。选项A、C为销售商品活动,B为提供劳务活动,所以均属于收入。选项D
为非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属于利得,不属于收入的范畴,应该计入到营业外收入科目。
第一节 销售商品收入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五个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是指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同时转移。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是指商品可能发生减值或毁损等形成的损失;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报酬,是指商品价值增值或通过使用商品等形成的经济利益。
判断企业是否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应当关注交易的实质,并结合所有权凭证的转移进行判断。
如果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任何损失均不需要销货方承担,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任何经济利益也不归销货方所有,就意味着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是指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大于不能收回的可能性,即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超过50%。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如估计销售价款不是很可能收回,即使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均已满足,也不应当确认收入。
如果企业销售的商品符合合同或协议要求,已将发票账单交付买方,买方承诺付款,通常表明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如果企业判断销售商品收入满足确认条件而予以确认,同时确认了一笔应收债权,以后由于购货方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收回该债权时,不应调整原会计处理,而应对该债权计提坏账准备、确认坏账损失。
如果企业根据以前与买方交往的直接经验判断买方信誉较差,或销售时得知买方在另一项交易中发生了巨额亏损、资金周转十分困难,或在出口商品时不能肯定进口企业所在国政府是否允许将款项汇出等,就可能会出现与销售商品相关的经济利益不能流入企业的情况,不应确认收入。
(4)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根据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企业应在确认收入的同时或同一会计期间结转相关的成本。因此,如果成本不能可靠计量,相关的收入就不能确认。若已收到价款,应将已收到的价款确认为负债。 [NextPage]
二、一般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的计量
在进行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时,首先要考虑销售商品是否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同时符合所规定的五个确认条件的,企业应及时确认收入,并结转相关销售成本。
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交款提货销售商品的,在开出发票账单收到货款时确认收入。
企业销售商品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应当按照已收或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通常情况下,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即为其公允价值,应当以此确定销售商品收入的金额。
企业销售商品所实现的收入以及结转的相关销售成本,通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核算。
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销售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三、商品已经发出,但不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
如果企业售出商品不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不应确认收入。为了单独反映已经发出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成本,企业应增设“发出商品”科目。“发出商品”科目核算已经发出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成本。
需要指出:发出商品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时,如果销售该商品的纳税义务已经发生,比如已经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应确认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应收账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注意:如果纳税义务没有发生,则不需进行上述处理。
企业对于发出的商品,在不能确认收入时,应按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待已发出商品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一方面应确认收入,一方面应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
注意:“发出商品”科目的期末余额应并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反映。
【例题2· 单选题】企业对于已经发出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其成本应借记的科目是( )。(2007年考题)
A.在途物资 B.发出商品
C.库存商品 D.主营业务成本
【答案】B
【解析】分录是: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注意:企业发出了商品,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应做上述会计核算。
【例题3· 判断题】企业对于发出的商品,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其实际成本编制会计分录:借记“发出商品”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2009年考题)
【答案】√
【例题4· 判断题】已完成销售手续、但购买方在当月尚未提取的产品,销售方仍应作为本企业库存商品核算。( ) (2009年考题)
【答案】 ×
【解析】这种情况下企业已经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了,企业只保留商品所有权上的次要风险和报酬,这批商品不再属于企业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