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是通过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明细账进行。一般按车间及产品和劳务设立明细账。当辅助生产发生各项费用时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所属明细账。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与基本生产的制造费用一样,先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再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对于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且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为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也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而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及账务处理
辅助生产的分配应通过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等。
1.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采用此方法,各辅助生产费用只进行对外分配,分配一次,计算简单,但分配结果不够准确。适用于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
各受益单位应分配的成本=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该单位的耗用量
【例题·计算分析题】(2008年)甲公司设有运输和修理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的成本按运输公里比例分配,修理车间的成本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该公司2007年2月有关辅助生产成本资料如下:
(1)运输车间本月共发生成本22 500元,提供运输劳务5 000公里;修理车间本月共发生成本240 000元,提供修理劳务640工时。
(2)运输车间耗用修理车间劳务40工时,修理车间耗用运输车间劳务500公里。
(3)基本生产车间耗用运输车间劳务2 550公里,耗用修理车间劳务320工时;行政管理部门耗用运输车间劳务1 950公里,耗用修理车间劳务280工时。
要求:
(1)编制甲公司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表格如下,不需列出计算过程)。
(2)编制甲公司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会计分录。
("生产成本"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正确答案』
(1)考试用书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运输
修理
合计
待分配成本(元)
22 500
240 000
262 500
对外分配劳务数量(公里、工时)
5 000-500=4 500
640-40=600
单位成本(元/公里、元/工时)
22 500/4 500=5
240 000/600=400
基本生
产车间
耗用数量(公里、工时)
2 550
320
分配金额(元)
2 550×5=12 750
320×400=128 000
140 750
行政管
理部门
耗用数量(公里、工时)
1 950
280
分配金额(元)
1 950×5=9 750
280×400=112 000
121 750
合计
22 500
240 000
262 500
(2)
借:制造费用 140 750
管理费用 121 75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22 500
—修理 240 000
注意:本题为2008年真题,按照旧准则来处理,故将生产车间修理费计入制造费用。若按照新准则来处理,则应该将基本生产车间的修理费计入管理费用。[NextPage]
2.交互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的特点是辅助生产费用通过两次分配完成,首先将辅助生产明细账上的合计数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相互提供的劳务数量计算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提供的劳务量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的优点是提高了分配的正确性,但同时加大了分配的工作量。
【例题·计算分析题】A工业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该企业2009年11月有关辅助生产费用的资料如下:
辅助车间名称
运输车间
供水车间
待分配费用
3 300元
10 400元
供应劳务数量
1 100公里
2 080吨
耗用
劳务
数量
运输车间
80吨
供水车间
100公里
基本一车间
600公里
900吨
基本二车间
300公里
700吨
企业管理部门
100公里
400吨
计算时,分配率的小数算四位,第五位4舍5入;分配的小数尾差,计入管理费用。
要求:根据上列有关资料,采用交互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相应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交互分配法)2009年11月
分配方向
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
辅助车间名称
运输
供水
合计
运输
供水
合计
待分配费用
3 300
10400
13700
3300+400-300=3400
10400+300-400
=10300
13700
供应劳务数量
1100公里
2080吨
1100-100=1000公里
2080-80=2000吨
单位成本
3300/1100=3
10400/2080=5
3400/1000=3.4
10300/2000=5.15
辅助车间
运输
耗用数量
80吨
分配金额
80×5=400
400
供水
耗用数量
100公里
分配金额
100×3=300
300
金额小计
300
400
700
基本车间
一车间
耗用数量
600公里
900吨
分配金额
600×3.4=2040
900×5.15=4635
6675
二车间
耗用数量
300公里
700吨
分配金额
300×3.4=1020
700×5.15=3605
4625
金额小计
3060
8240
11300
企业
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
100公里
400吨
分配金额
100×3.4=340
400×5.15=2060
2400
分配金额合计
3400
10300
13700
对外分配的费用:
运输车间=3 300+400-300=3 400(元)
供水车间=10 400+300-400=10 300(元)
会计分录:
(1)交互分配: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400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3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300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00
(2)对外分配:
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6 675
——第二车间 4 625
管理费用 2 4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3 400
—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 10 300 [NextPage]
3.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的特点是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辅助生产内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这种方法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成本,有利于分清各单位的经济责任。但成本分配不够准确,适用于辅助生产劳务计划单位成本比较准确的企业。
以上题为例,假定运输车间计划成本为每公里2.5元,供水车间计划成本为每吨4.5元。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计划成本分配法)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运输车间
供水车间
合计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3300
10400
13700
供应劳务数量
1100公里
2080吨
计划单位成本
2.5
4.5
辅助生产车间
耗用
(记入“辅助生产成本”)
运输车间
耗用量
80
分配金额
80×4.5=360
360
供水车间
耗用量
100
分配金额
100×2.5 =250
250
分配金额小计
250
360
610
基本生产耗用
(记入
“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
耗用量
600
900
分配金额
600×2.5=1500
900×4.5=4050
5 550
第二车间
耗用量
300
700
分配金额
300×2.5=750
700×4.5=3150
3900
分配金额小计
2250
7200
9450
行政部门耗用
耗用量
100
400
分配金额
100×2.5=250
400×4.5=1800
2050
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合计
1100×2.5=2750
2080×4.5=9360
12110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3660
10650
14310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910
+1290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