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或有事项概述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由未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常见的或有事项有: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未决诉讼、未决仲裁、产品质量保证(含产品安全保证)等。
二.或有事项的确认
(1)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企业应将其确认为负债:
①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②该义务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③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1]2004年12月25日本公司因侵犯B企业的专利权被B企业起诉,要求赔偿100万元,至12月31日法院尚未判决。本公司经研究认为,侵权事实成立,本诉讼败诉的可能性为80%,最大可能赔偿金额为60万元。则会计处理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60
贷:预计负债 60来源:考试大
(2)在对或有事项加以确认时,通常需要对其发生的概率加以分析和判断。一般情况下,发生的概率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基本确定:95%<发生的可能性<100%;
(2)很可能: 50%<发生的可能性≤95%;
(3)可能: 5%<发生的可能性≤50%;
(4)极小可能:0<发生的可能性≤5%。
三.或有事项的计量
1.最佳估计数
企业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的金额,应是清偿该负债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最佳估计数的确定方法如下:
(1)如果所需支出存在一个金额区间,则最佳估计数应按该区间的上、下限金额的平均数确定;
(2)如果所需支出不存在一个金额区间,则最佳估计数应分别情况处理:①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时,最佳估计数按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②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目时,最佳估计数按各种可能发生额及其发生概率计算确定(即计算加权平均数)。
[例2]甲公司2004年销售丁产品1000万元,将在产品保修期内对发生的质量问题免费维修。按照以往经验,发生较小质量问题的可能性为15%,发生较小质量问题后发生的维修费为销售收入的1%;发生较大质量问题的可能性为5%,发生较大质量问题后发生的维修费为销售收入的4%;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可能性为0,发生严重质量问题后发生的维修费为销售收入的20%。
则2004年应计提的产品质量保证金=(1000*1%)*15%+(1000*4%)*5%+(1000*20%)*0%=0.15+0.2=0.35(万元)
借:营业费用 0.35
贷: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金 0.352
.补偿的特殊处理
如果企业清偿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或其他方补偿,则此补偿金额只有在基本确定能收到时,才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确认的补偿金额不能超过所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
如[例1],如果侵权是由于本公司委托的C公司在完成该项目时造成侵权,本公司已向C公司索赔80万元,基本确定能获赔50万元,则会计处理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 50
贷:营业外支出 50
四、或有事项的披露
1.或有事项已确认部分的披露
(1)在资产负债表中,对或有事项确认的负债(即“预计负债”)应与其他负债项目区别开来,单独反映;同时,还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各项预计负债形成的原因及金额作相应披露。
2)在将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的同时,应确认一项支出或费用。这项支出或费用在利润表中不应单列项目反映,而应与其他费用或支出项目(如“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合并反映。
0.21.13
2.或有事项未确认部分的披露考试大
(1)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不能同时符合以上3个条件,企业不应将其确认为负债,就成为或有负债。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2)或有负债披露的基本原则是,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有负债一般不予披露。但是,下列情况一律披露:①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②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
(3)对于应予披露的或有负债,企业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下内容:①或有负债形成的原因;②或有负债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③获得补偿的可能性。
(4)有时,充分披露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信息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此时,企业只需披露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的形成原因。
(5)或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有资产作为一种潜在资产,不符合资产确认的条件,因而不予确认。一般情况下,或有资产不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但或有资产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则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0.25.41
(三)债务担保的特殊处理
1.如果法院尚未判决,企业应向其律师或法律顾问等咨询,估计败诉的可能性,以及败诉后可能发生的损失金额,并取得有关书面意见。如果败诉的可能性大于胜诉的可能性,并且损失金额能够合理估计的,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将预计担保损失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2.如果企业已被判决败诉,则应当按照法院判决的应承担的损失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3.如果已判决败诉,但企业在上诉,或者经上一级法院裁定暂缓执行,或者由上一级法院发回重审等,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已有判决结果合理估计可能产生的损失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4.企业当期实际发生的担保诉讼损失金额与已计提的相关预计负债之间的差额,应分别情况处理:
(1)企业在前期资产负债表日,依据当时实际情况和所掌握的证据,预计了负债,应当将当期实际发生的担保诉讼损失金额与已计提的相关预计负债之间的差额,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
(2)企业在前期资产负债表日,依据当时实际情况和所掌握的证据,本应当能够合理估计并确认和计量因担保诉讼所产生的损失,但企业所作的估计却与当时的事实严重不符(如未合理预计损失或不恰当地多计或少计损失),应当视为滥用会计估计,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3)企业在前期资产负债表日,依据当时实际情况和所掌握的证据,确实无法合理确认和计量因担保诉讼所产生的损失,因而未确认预计负债的,则在该项损失实际发生的当期,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NextPage]
案例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例题1】下列有关或有事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或有负债不包括或有事项产生的现时义务
B.对未决诉讼、仲裁的披露至少应包括其形成的原因
C.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或有资产应予以披露
D.或有事项的结果只能由未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
【答案】A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或有事项的概念及处理办法。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可见,或有负债也包括或有事项产生的现时义务,选项A的表述是错误的。
(二)多项选择题
【例题1】下列事项中,属于或有事项的有( )。
A.对债务单位提起诉讼 B.对售出商品提供售后担保
C.代位偿付担保债务 D.为子公司的贷款提供担保
E.出售未到期商业汇票
【答案】A、B、D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或有事项的概念。常见的或有事项有: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未决诉讼、未决仲裁、产品质量保证、债务担保。
【例题2】下列有关或有事项披露内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B.因或有事项很可能获得的补偿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C.为其他单位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无论其金额大小均应披露
D.当未决诉讼的披露将对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时,可以只披露其形成的原因
【答案】A、C、D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或有事项的披露。在资产负债表中,对或有事项确认的负债(“预计负债”)应与其他负债项目区别开来,单独反映;因或有事项很可能获得的补偿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在其他应收款中,不单列项目反映;当未决诉讼的披露将对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时,可以只披露其形成的原因。
(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例题1】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假定不考虑纳税调整事项。该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益金。甲公司200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于2003年2月18日批准对外报出。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事项如下:
(1)20×2年12月1日,甲公司因其产品质量问题对李某造成人身伤害,被李某提起诉讼,要求赔偿200万元。至12月31日,法院尚未做出判决。甲公司预计该项诉讼很可能败诉,赔偿金额估计在100~150万元之间,并且还需要支付诉讼费用2万元。考虑到公司已就该产品质量向保险公司投保,公司基本确定可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50万元,但尚未获得相关赔偿证明。
(2)2003年2月15日,法院判决甲公司向李某赔偿115万元,并负担诉讼费用2万元,甲公司和李某均不再上诉。
(3)2003年2月21日,甲公司从保险公司获得产品质量赔偿款50万元,并于当日用银行存款支付了对李某的赔偿款和诉讼费用。
【要求】编制甲公司2002年12月31日、2003年2月15日和2003年2月21日与诉讼事项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1)2002年12月31日
借:营业外支出——诉讼赔偿 125 [(100+150)/2]
管理费用——诉讼费用 2
贷:预计负债——未决诉讼 127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50
贷:营业外支出——诉讼赔偿 50
(2)2003年2月15日
借:预计负债——未决诉讼 127
贷:其他应付款——李某 115
——法院 2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 1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 3.3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0(10×33%)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7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4
贷:盈余公积 1.34
(3)2003年2月21日
借:银行存款 50
贷: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50
借:其他应付款——李某 115
——法院 2
贷:银行存款 117
(注:本题是将或有事项与日后事项结合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