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费用
(一)管理费用的内容
管理费用包括企业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晶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存货盘亏或盘盈
等。
二、营业费用
(一)营业费用内容
营业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也作为营业费用处理。
三、财务费用
(一)财务费用的内容
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第五节 本年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投资收益。
利润形成阶段,要掌握三笔分录:
①将所有收入转入“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100(假设所有“收入”为100)
②将所有的费用转入“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80(假设所有“费用”为80)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
③将净利润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本年利润 2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
第六节 利润分配
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应进行利润分配,一般要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在利润分配阶段,要掌握两笔分录:
①进行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20*10%)
——提取法定公益金 1(20*5%)
贷:盈余公积 3
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10
贷:应付利润 10
②将利润分配明细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
——提取法定公益金 1
——应付利润 10
利润分配的基本思路是: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有两个去向,一是分出去,形成应付利润;二是留下来,形成留存收益。留存收益又分为两部分,指定用途部分称为盈余公积,未指定用途部分称为未分配利润。假设本企业是新建企业,如本例,本年实现的净利润20,分出去10,留下来10;留下来的部分,形成指定用途的盈余公积为3,则年末未分配利润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