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财会金融 >> 资产评估师 >> 正文
2015资产评估师辅导:负债
发布时间:2011/11/21 20:09:28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第一节 流动负债
  一、短期借款
  如果企业短期借款利息是按期(如按季)支付的,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归还本金时一并支付,并且金额较大,可以采用预提的方式,按月预提计入财务费用。
  二、应付票据
  对于不带息应付票据,其面值就是应付票据到期的应付金额。对于带息应付票据,企业应在期末按照应付票据的面值和规定的利率按期计提利息,计入当期损益;应付票据到期支付票款时,尚未计提的利息部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三、应付和预收款项
  (一)应付账款
  如果企业在购入资产形成一笔应付账款的同时,带有现金折扣,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获得的现金折扣,冲减财务费用。
  应付账款由于债权单位撤销或其他原因而无法支付,或者将应付账款划转给关联方等其他企业的,无法支付的或无需支付的应付款项应计入资本公积。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如果企业根据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购货定金或部分货款,也可以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
  (二)预收账款
  如果预收账款不多,也可以不设置“预收账款”科目,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
  四、应付职工薪酬
  (一)职工薪酬包括内容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非货币性福利;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二)“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五、应付股利
  企业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宣告分派的股金股利或利润,在实际支付之前,企业应按应支付的现金股利,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科目;
  实际支付时,借记“应付股利”科目,贷记“现金”等科目。
  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提议分派的现金股利,不作为应付股利核算。
  六、应交税费
  (一)应交增值税
  1.增值税的纳税对象
  增值税是就货物(生产销售、进口)或应税劳务(加工、修理修配)的增值部分征收的一种税。
  2.一般纳税人
  (1)科目设置
  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
  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2)进项税额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可由一般销售和视同销售产生:
  1)一般销售时,根据不含税销售额和税率计算销项税额,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视同销售,需要计算销项税额。
  (4) 进项税额转出
  3.小规模纳税人
  (1)科目设置
  小规模纳税人核算增值税,只设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
  (2)税额计算
  ①购进货物时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②销售货物时按不含税价格计算应交增值税:
  1)工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6%。如果取得含税收入100元,所作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1+6%))94.3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00/(1+6%)*6%)5.66
  2)商品流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4%。如果取得含税收入100元,所作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1+4%))96.1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00/(1+4%)*4%)3.85
  案例:
  甲企业为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税率17%,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04年12月30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余额4万元,该余均可用下月的销项税抵扣,5月发生涉及增值税的业务如下:
  1)购买原料60万元,增值税102000万元,公司开出商业汇票。
  2)以原料对外投资,双方协议按成本计价,原料的成本和计税价41万,应交增值税69700元。
  3)销售成本20万,成本16万,货款尚未收到。
  4)工程领用原料,成本30万,该批原料应负担的增值税51000元。
  5)月末原料盘亏成本10万,增值税17000元。
  6)以银行存款交纳本月增值税25000元。
  要求:编制上述会计分录,应交税金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 [NextPage]

  答案:

  1)借:原材料   6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02000

  贷:应付票据    702000

  2)借:长期股权投资   479700

  贷:原材料   4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69700

  3)借:应收账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3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000

  贷:库存商品       160000

  4)借:在建工程   351000

  贷:原材料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1000

  5)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117000

  贷:原材料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00

  6)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25000

  贷:银行存款——25000

  (二)应交消费税

  1.产品销售的会计核算----营业税金及附加

  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会计核算。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委托方应将代扣代缴的消费税计人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成本,待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销售时,不需要再缴纳消费税;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所纳税款准予按规定抵扣,待用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生产出应纳消费税的产品销售时,再缴纳消费税。

  (三)应交营业税

  企业销售不动产按规定应交的营业税,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出售无形资产按规定应交的营业税,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

  (四)其他应交税费

  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应缴纳的教育费附加,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核算。

  七、其他应付款

  其他应付款包括:应付经营租人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职工未按期领取的工资,存人保证金,应付、暂收所属单位、个人的款项,其他应付、暂收款项。

  第二节  长期负债

  一、长期借款

  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

  (一)企业借入长期借款

  按实际收到的现金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借款(本金)”科目。

  (二)资产负债表日,应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

  二、应付债券

  (一)一般公司债券

  企业发行的一般公司债券,无论是按面值发行,还是溢价发行或折价发行,均按债券面值记入“应付债券”科目的“面值”明细科目,实际收到的款项与面值的差额,记入“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企业发行债券时,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按债券票面价值,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按实际收到的款项与票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利息调整应在债券存续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应付债券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费用的方法;实际利率,是指将应付债券在债券存续期间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债券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企业应按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例题】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8年1月1日发行3年期,每年1月1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公司债券,债券面值为2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利率为6%,发行价格为194.65万元。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费用。该债券20×8年度确认的利息费用为(    )万元。

  A.9.73    B.12     C.10    D.11.68

  【答案】D

  【解析】该债券20×8年度确认的利息费用=194.65×6%=11.68万元。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对负债成份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确定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再按发行价格总额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