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医师 >> 正文
2015执业中药师辅导:药性理论(二)归经
发布时间:2011/11/22 19:10:42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
  何谓归经?“归”讲的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归经则是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性能,反映药物作用对机体的选择性。归经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掌握了药物的归经,便掌握了各药物功效产生效应的主要部位,这样便增强了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十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尤其是对一些基本作用相同相似的药物,更是这样。
  中药归经的确定,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
  确定的。如麻黄能发汗、平喘、利水,可以治疗外感风寒、喘咳、水肿等病证,根据中医学对肺、膀胱生理、病理的认识,便可确定该药归肺、膀胱经。又比如
  酸枣仁具有安神作用,可以治疗失眠等证,根据中医学心主神志的理论,便可确
  该药归心经。归经理论是在长期临床实践逐步形成的,人们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主要对某一脏腑(经)或几个脏腑(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部位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例如同属药性寒凉,具有清热作用的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发现有的偏于清肺热,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心热,有的则长于泻肝火…,这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是各有侧重的。前人将这些认识加以归纳,并使之系统化,便逐渐形成了归经理论。
  根据多数学者对归经理论的研究,认为:早期多以经络辨证确定病位,药物归经亦多以经络表示,后来多以脏腑辨证确定病位,药物归经便主要以脏腑表示。
  应用归经理论指导临床用药还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整体关系,不能拘泥于局部治疗,机械看待归经理论。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