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财会金融 >> 会计职称 >> 正文
201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案例解析(10)
发布时间:2011/11/29 17:32:41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八)《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选材及典型案例解析
  1.常见客观题选材
  (1)换入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成本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2)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损益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2.典型案例解析
  典型案例1【多项选择题】下列有关非货币性资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通常具有商业实质;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不具有商业实质
  B、具有商业实质的,换入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通常应当相等
  C、具有商业实质的,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D、不具有商业实质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答案】ACD
  【解析】在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一定相等。
  典型案例2【单项选择题】2008年5月甲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乙公司一幢房产,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2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80万元,公允价值为25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乙公司房产的原价为400万元,已提折旧160万元,公允价值230万元,适用营业税率为5%,该交易使得甲乙双方未来现金流量与交易前产生明显不同,而且甲、乙双方均保持换入资产的原使用状态。经双方协议,由甲公司收取乙公司补价40万元。则甲公司换入房产及乙公司换入库存商品的入账价值分别是(  )万元。
  A、252.5,227.5    B、250,225    C、250,230    D、225,227.5
  【答案】A
  【解析】
  ①甲公司换入房产的入账成本=250+250×17%-40=252.5(万元);
  ②乙公司换入库存商品的入账成本=230+40-250×17%=227.5(万元);
  典型案例3【单项选择题】资料同上,甲、乙公司就此业务分别认定损益为(  )万元。
  A、130,-10    B、117.5,-21.5    C、150,-30    D、25,-7.5
  【答案】A
  【解析】
  ①甲公司换出库存商品的损益=250-(200-80)-250×5%=117.5(万元);
  ②乙公司换出房产的损益=230-(400-160)-230×5%=-21.5(万元);
  典型案例4【单项选择题】甲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交换乙公司一幢房产,该商品的成本为1000万元,已经跌价准备2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该商品的计税价格为1500万元;乙公司房产原价为1600万元,累计折旧6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30万元,计税价格为2000万元,适用的营业税率为5%,经双方协议,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补价30万元,交易双方均维持换入资产的原使用状态。完成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后双方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交易前明显不同,但是由于没有同类资产活跃交易市场且无法正确判断交易资产公允价值,则甲公司、乙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分别是(  )万元。
  A、1160,785    B、1200,715    C、1500,890    D、1800,675
  【答案】A
  【解析】
  ①甲公司换入房产的入账成本=1000-200+1500×17%+1500×5%+30=1160(万元);
  ②乙公司换入库存商品的入账成本=1600-600-30+2000×5%-30-1500×17%=785(万元);
  (九)《资产减值》选材及典型案例解析
  1.常见客观题选材
  (1)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2)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3)每年需进行减值测试的资产认定,一个是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一个是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4)资产可收回价值的确认原则、公允处置净额的计算中公允价值的选择标准、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计算中现金流量的确认原则及折现率的选择标准以及外币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的计算原理,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5)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6)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提取与后续折旧或摊销额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的计算题模式来测试。
  (7)资产组的界定,以多项选择题为测试方式。
  (8)资产组减值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2.典型案例解析
  典型案例1【单项选择题】甲公司于2000年初开始对销售部门用的设备提取折旧,该固定资产原价为100万元,折旧期为5年,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2001年末可收回价值为48万元,2003年末可收回价值为18万元.则2003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10   B.18
  C.16    D.12
  【答案】C
  【解析】
  (1)2001年末该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100-100÷5×2=60(万元);
  (2)2001年末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为48万元,期末应提减值准备12万元;
  (3)2002年、2003年每年折旧额=48÷3=16(万元);
  (4)2003年末的账面价值=16万元;
  (5)2003年末的可收回价值为18万元,相比此时的账面价值16万元说明固定资产的价值有所恢复,但新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一旦贬值不得恢复,所以应维持16万元不变。 [NextPage]
  典型案例2【单项选择题】2007年3月,甲公司以1200万元购入一项无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其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7年12月31日,因该固定资产出现减值迹象对其进行减值测试,结果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999万元。假定2008年该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2008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为(      )。
  A、6万元
  B、48万元
  C、81万元
  D、111万元
  【答案】D
  【解析】
  (1)2007年末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1200-1200÷10×9/12=1110(万元);
  (2)2007年末固定资产应提减值准备额=1110-999=111(万元),此数额即为2008年末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
  典型案例3【多项选择题】下列有关资产减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进行资产减值测试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通常应当以财务预算或者预测数据为基础,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B、有迹象表明某项总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应当计算确定该总部资产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然后将其与相应的账面价值相比较,据以判断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
  C、各类资产减值损失除特别规定外,均应在利润表的资产减值损失项目中予以反映
  D、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答案】ABCD
  【解析】略
  典型案例4【单项选择题】甲公司有一生产线,由A、B、C三台设备组成,2006年末A设备的账面价值为60万元,B设备的账面价值为40万元,C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三部机器均无法单独产生现金流量,但整条生产线构成完整的产销单位,属于一个资产组。2006年该生产线所生产的替代产品上市,到年底导致企业产品销路锐减,因此,甲公司于年末对该条生产线进行减值测试。其中,A机器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50万元,B、C机器都无法合理估计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整条生产线预计尚可使用5年。经估计生产线未来5年现金流量及其折现率,得到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20万元。则B设备应提减值额(  )万元。
  A、16
  B、24
  C、30
  D、20
  【答案】D
  【解析】此生产线的减值测试过程如下:
  (1)2006年末,资产组的账面价值=60+40+100=200(万元);
  (2)资产组的可收回价值120万元;
  (3)推定资产组的贬值幅度达到80万元,即该资产组累计应提准备为80万元;
  (4)先在三项资产之间进行分配:
  分配后A的账面价值会消减至36万元(=60-80×30%),低于其处置净额50万元,该资产不能认定24万元的减值计提,而应认定10万元的减值提取。
  (5)B应提准备=(80-10)×2/7=20
  (6)C应提准备=(80-10)×5/7=50
  (7)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8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A 10
  ――B 20
  ――C 50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