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财会金融 >> 经济师 >> 正文
2015年中级经济师《金融》考试:监管国际协调
发布时间:2011/11/3 21:22:26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
  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国际背景。
  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机制。
  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内容。
  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背景、方式与机制
  (一)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背景
  1.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
  第一,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和规模的迅速扩张。
  第二,金融市场的全球联动。
  第三,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
  第四,金融资本的频繁跨国流动。
  2.金融自由化程度加深
  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进行剖析,指出应在发展中国家解除金融抑制、推进金融深化,提出了金融自由化理论。金融自由化理论主张放松对金融机构过度严格的管制,特别是解除金融机构在利率水平、业务范围和经营的地域选择等方面的限制,恢复金融业的竞争,以提高金融业的效率。与之前金融监管理论以金融体系安全优先为核心相比,金融自由化理论更尊崇效率优先的原则。
  伴随着金融深化的理论,一方面许多国家加快开放资本账户和金融市场,放松了对于跨国金融机构的各种限制,跨国银行得到了全面发展和迅速扩张,其触角已经伸到了几乎每一个新兴市场。1997年12月,WTO达成了《金融服务贸易协定》,WTO开始介入全球金融服务领域。该协定规定参加成员有义务对外开放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市场。WTO的一般性原则——自由竞争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逐渐开放市场原则和透明度原则将同样适用于WTO成员国的金融行业。跨国金融机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机遇。另一方面,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通过日益频繁的并购活动,金融资本的相互渗透和竞争,金融机构呈现出大型化、业务交叉、国际化等特征。
  3.金融风险的全球性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外汇市场风险。
  第二,国际银行业的风险。
  第三,国际证券市场的风险。
  第四,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
  国际证券委员会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认为衍生工具至少涉及6种风险,即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结算风险和法律风险。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