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股份有限公司在财产清查时发现的存货盘亏、盘盈,应当于年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果确实尚未报经批准的,应先进行处理,待有关部门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存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的金额不一致,应当调整当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NextPage]
考点八:存货减值
(一)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其中,成本是期末的实际成本。可变现净值如何确定:
1.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2.(拓展内容)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需要判断:
(1)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材料的成本)计量;
(2)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材料的成本与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其可变现净值为:
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可变现净值计价。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表明存货可能发生损失,应计提存货跌价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即确认存货跌价准备,减少存货的账面价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按照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转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时,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于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
【例题56·单选题】甲公司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原材料A成本为70万元,专门用于生产产品B,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B尚需发生加工费用20万元,预计产品B市场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100万元,产品B销售费用为12万元。假定该原材料A期初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原材料A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1 B.2
C.18 D.-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00-20-12=68(万元);(2)原材料的成本为70万元,所以原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68=2(万元)。
【例题57·单选题】A公司2008年12月31日甲产品库存20件,为每件成本4万元,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3.5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6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08年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20 B.12
C.11.2 D.2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存货可变现净值=20×3.5-20×0.6=58(万元);(2)存货期末余额=20×4=80(万元);(3) 期末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80-58=22(万元)
【例题58·单项选择题】(2007年考题)某企业20×7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2万元,估计用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110万元。假定乙存货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0,20×7年3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10 B.0
C.10 D.1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乙存货的成本=100(万元);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10-20-2=88(万元),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所以要计提的跌价准备=100-88=12(万元)
【例题59·计算分析题】(2007年考题)甲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库存商品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商品售价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随销售同时结转。20×7年3月1日,W商品账面余额为230万元。20×7年3月发生的有关采购与销售业务如下:
(1)3月3日,从A公司采购W商品一批,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80万元,增值税为13.6万元。W商品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3月8日,向B公司销售W商品一批,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150万元,增值税为25.5万元,该批W商品实际成本为12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
(3)销售给B公司的部分W商品由于存在质量问题,3月20日B公司要求退回3月8日所购W商品的50%,经过协商,甲上市公司同意了B公司的退货要求,并按规定向B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发生的销售退回允许扣减当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该批退回的W商品已验收入库。
(4)3月31日,经过减值测试,W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230万元。
要求:
(1) 编制甲上市公司上述(1)、(2)、(3)项业务的会计分录。
(2) 计算甲上市公司20×7年3月31日W商品的账面余额。
(3) 计算甲上市公司20×7年3月31日W商品应确认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和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1)借:库存商品 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
贷:应付账款 93.6
(2)借:应收账款 175.5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
贷:库存商品 120
(3)借:主营业务收入 (150/2)7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2.75
贷:应收账款 87.75
借:库存商品 (120/2)60
贷:主营业务成本 60
(4)W商品的实际成本=230+80-120+60=25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230万元,计提跌价准备2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
【例题60·单项选择题】 (2006年考题)下列各项,不会引起企业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变动的是( )。
A.已发出商品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
B.已确认销售收入但尚未发出商品
C.已收到材料但尚未收到发票账单
D.已收到发票账单并付款但尚未收到材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企业发出商品但是尚未确认销售收入,应通过“发出商品”科目核算,而“发出商品”科目的期末余额应并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反映,因此不会引起企业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变动。而B、C、D三项都相应地增加或减少企业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因此答案应该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