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财会金融 >> 经济师 >> 正文
2015年中级经济基础辅导: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11/12/14 8:44:12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一、经济增长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㈠.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是指经济总量的增长,用GDP或GNP来衡量
  2.经济增长率:用来度量一国经济增长速度,它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
  3.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等内容
  4.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㈡.影响短期经济增长的因素
  影响因素:总需求。包括内生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和外生需求(政府需求,大小取决于政府的经济政策)。
  ㈢.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
  1.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即劳动、资本和土地的投入数量
  2. 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影响因素: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管理效率的提高、知识和教育的积累等
  ㈣.经济增长模型
  1.哈罗德-多马模型:G=S/V,强调资本积累
  2.索洛模型:G=aL+bK+A,强调技术进步,可用"余值法"计算技术进步率
  5.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换
  1.类型:粗放型(增加投入数量)、集约型(提高生产要素效率)
  2.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核心:通过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改善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
  二、经济周期
  ㈠.经济周期波动的类型
  1.按周期长短:分为长同期(康德拉耶夫周期,50-60年)、中周期(朱格拉周期,8年左右)、短周期(基钦周期,3-5年)
  2.按经济总量的变化:古典型周期(经济低谷时负增长)、增长型周期(低谷时正增长)
  ㈡.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特征
  1.景气上升(复苏和繁荣阶段),经济持续增长
  2.景气下降(衰退和萧条阶段),经济持续下滑
  ㈢.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
  1.投资率的变动: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
  2.消费需求的波动: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3.技术进步的状况: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4.经济体制的变动和预期的变化
  三、发展战略和发展观
  ㈠.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含义
  1.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较长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所做出的总体部署和决策
  2.特点: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
  3.内容:五个方面,即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第一步:1980-1990,奠定现代化基础阶段,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2.第二步:1990-2000,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3.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0亿美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4."新三步走"战略:2000-2010,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2021,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2021-2050,基本实现现代化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㈢.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把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发挥教育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够持续进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㈣.二元经济结构和科学发展观
  1.含义:指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系中采用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也就是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
  2.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要加快改革,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和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和人口政策
  3.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三个要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