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财会金融 >> 经济师 >> 正文
中级经济师金融基础辅导:我国金融宏观调控
发布时间:2011/12/20 22:53:23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在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发展变化部分,考生应比较分析不同时期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不同手段与措施,从而在了解我国实际的同时,加深对金融宏观调控基础知识的掌握。
  (一)传统体制下的金融宏观调控
  经济工作总方针: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信贷机制高度集中统一
  (二)改革开放来的金融宏观调控
  具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差额包干阶段(1981)
  2.实贷实存阶段(1985)
  3.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阶段(1994)
  4.取消贷款限额管理阶段(1998)
  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
  (三)“逆风向”的金融宏观调控实践
  在我国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过几次情况,一种是1993年到1994年的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具体采取了逐步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主要控制信贷规模转向调控货币供给量、灵活调节利率、协调运用本外币政策、实行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发展货币市场,规范市场行为等措施。
  在1998年以后,我国采取了反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采取的措施有下调利率、改变存款准备金制度、运用中央银行再贷款增加货币供应、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控制、加大贴现力度、活跃货币市场、启动消费者信用控制和不动产信用控制工具、加强窗口指导、紧密配合财政政策等。
  稳健货币政策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从2002年开始实行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新增加的内容)。
  例题:单项选择题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3年9月21日起,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等有关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为(  )
  A. 4%
  B. 6%
  C. 7%
  D. 8%
  答案:C
  解析:这是对最近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实施的考核,从2003年9月21日起,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等有关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为7%。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贷款总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两者的关系是(    )。
  A.不相关    B.负相关
  c.相关性增强    D.相关性减弱
  答案:D
  案例分析题一
  2003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投资增长加速(尤其一些地区房地投资过大),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现象,形成煤、电、油、运等供应紧张,物价增长加快的趋势。对此,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货币政策措施加以调控,并已取得良好成效。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96.针对2003年的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有(BCD )。
  A.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B.抑制不动产信用量
  C.窗口指导          D.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97.2003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央行票据,此举是为了(D )基础货币。
  A.发行          B.投放
  C.平衡           D.回笼
  98.针对2003年上半年我国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的势头,为保持基础货币的平稳增长,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加以调控,其操作方式有(BC )。
  A.现券买断         B.现券卖断
  C.债券正回购         D.债券逆回购
  99.2003年12月21日起,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1.89%下调到1.62%。若某商业银行2004年第一季度在人民银行的超额的准备金存款积数为86000,则该商业银行应获取的利息是(A)元。
  A.3.87         B.4.52
  C.46.44         D.54.18
  解析:86000×1.62%/360=3.87
  100.2004年初,中国人民行宣布再次在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上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下限保持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不变。若贷款基准利率为5.4%,则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上下限分别是( C)。
  A. 7.1%,6.3%          B.8.1%,7.3%
  C.9.18%,4.85%          D.14.58%,10.26%
  案例分析题二
  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抬头,A国中央银行提高了再贴现率,国际金融市场随之作出反应。A国货币的利率由2.5%上升到3%,即期汇率变为1单位B国货币兑1.2000A国货币,B国货币的利率保持5%不变。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1.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BCD  )。
  A.货币乘数效果    B.借款成本效果
  C.宣示效果      D.结构调整效果
  82.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再贴现率提高之前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即期汇率(  A  )。
  A.大于1.2000    B.小于1.2000
  C.等于1.2000    D.不能确定
  83.利率提高对A国货币远期汇率的影响是A国货币远期(  A  )。
  A.升水减少    B.贴水减少
  c.由升水转为贴水    D.由贴水转为升水
  84.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6个月远期汇率为(B  )。
  A.1.1760    B.1.1880
  C.1.2120    D.1.2240
  解析:根据公式
  (EF-1.2)/1.2=(3%-5%)/2
  EF=1.1880
  85.假设A国实行浮动汇率,并且允许资本自由流动,根据蒙代尔一一弗莱明模型,提高再贴现这种货币政策调控对国民收入(  BD  )。
  A.没有影响    B.有影响
  c.比资本不能流动时的影响小    D.比资本不能流动时的影响更大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