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金融基础辅导: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发布时间:2011/12/20 22:54:52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需要在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种账户设置、基本内容及其基本余额涵义的基础上,掌握各种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如外汇缓冲政策和财政货币政策。掌握内外均衡的各种政策搭配学说,如米德冲突和丁伯根法则,蒙代尔政策搭配学说和MF模型分析下财政和货币政策效力,灵活运用各种学说在不同情况下的政策搭配。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1.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1) 国际收支记录的是经济交易,经济交易并不必然带来外汇收付
(2) 记录的是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居民不同于法律上的公民,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自然人和法人等组织,判断标准是居住时间超过1年。例外的情况是留学生、驻外使馆领馆工作人员、海外驻军等,不论时间长短,均属于派出国居民;国际组织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根据经济分析的需要,将国际收支按照特定帐户分类和复式记帐原理编制出来的一种报表。
复式记帐法要求同一笔交易要同时记入借方和贷方。
贷方余额表示顺差(+),借方余额表示逆差(-)
例题:单项选择题
国际收支系统记录的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军民之间的( )
A.贸易收支
B.外汇收支
C.国际交易
D.经济交易
答案:D
解析: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说明国际收支记录的是经济交易、记录的是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包括经常帐户、资本与金融帐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等四大项。
(1)经常帐户记录的是实际资源的流动,包括货物和服务、收益、经常转移等三项。
l 货物是指通过海关的进出口货物,以海关进出口统计资料为基础,进出口均采用离岸价格计算。
l 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两部分。
l 经常转移包括侨汇、无偿捐款和赔偿等项目。
(2)资本与金融帐户包括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
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
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项目。其他投资分为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其他资产负债四项。
(3)储备资产是指中央银行拥有的对外资产,包括外汇、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的储备头寸。贷方余额说明储备资产减少,借方余额反映储备资产增加。
(4)净误差与遗漏是基于会计上的需要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借贷双方出现不平衡时,设置的用以抵消统计偏差的项目。如果借方总额大于贷方总额,其差额记入此项目的贷方,反之则记入借方。
例题:单选
在下列项目中,应记人国际收支平衡表借方的是( )。
A.货物出口 B.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
C.外汇储备减少D.对外提供无偿援助
答案:D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引起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临时性因素、收入性因素、货币性因素、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作用机理。
1.外汇缓冲政策
是指通过外汇储备的变动或临时性向外借款抵消超额外汇供求以调节国际收支。逆差时减少外汇储备或临时向外借款,顺差时增加外汇储备。
它不仅可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而且还可以稳定汇率,但是也应该看到外汇储备和举借外债能力的有限性。
这种政策适用于:
(1)调节临时性失衡,避免本币汇率因临时性失衡而遭受无畏的波动。
(2)调节长期性失衡时作为其他政策的辅助措施,避免过猛的调整对国内经济造成难以承受的影响。
2.财政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改变税收和政府支出来调节,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和法定存款准备金时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采取紧缩政策;顺差时采取扩张政策。
财政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收入效应、价格效应和利率效应三个渠道来影响国际收支。
3.汇率政策
政府运用汇率的变动来调节国际收支,在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政府的措施是不一样的。
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采取本币贬值政策;顺差时采取本币升值政策
4.直接管制
在发展中国家,出现结构性逆差时,经常采用直接管制的办法。它是指政府直接干预国际经济交易的政策措施,包括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财政、货币政策是通过改变总需求水平而发挥作用,被称为支出变更政策;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不改变支出水平,主要通过影响国内外商品相对价格和可得性,从而改变总需求结构而发挥作用,被称为支出转换政策。
小结:财政、货币政策是通过改变总需求水平而发挥作用的,称为支出变更政策;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不改变支出水平,主要通过影响国内外商品相对价格和可得性,从而改变总需求结构发挥作用,称为支出转换政策。
例题:多选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一国政府可以采取的调节政策有( )。
A.增加外汇储备 B.提高利率
C.减少政府支出 D.货币贬值
E.货币升值
答案: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