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财会金融 >> 经济师 >> 正文
中级经济师金融基础辅导:外汇与外债管理
发布时间:2011/12/20 22:56:13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主要分析外汇和外债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外汇管理方面,需要掌握外汇管理的类型和我国外汇管理的类型,掌握汇率管理,其中重点注意复汇率的一些问题,同时掌握货币兑换方面的内容,尤其是货币可兑换的类型及其之间的关系和区别,IMF对经常项目可兑换所作出的标准,以及经常项目可兑换与外汇管理之间的关系。在外债管理方面,需要掌握外债和外债管理的概念和内容,并重点掌握三个外债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国际上通行的警戒线。
  (一)外汇管理
  1.外汇管理的概念
  广义上的外汇管理指的是政府授权货币金融当局或其它机构,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控制和管制行为,狭义上是指对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兑换实行一定的限制。根据管理的严格程度,可以将各国大体划分为三类:实行全面、严格外汇管理的国家、实行部分外汇管理的国家、基本上取消外汇管理的国家。一般而然,经济负债水平越低,外汇管理越严。
  例题:单选
  外汇管理源于(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C.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答案:A
  解析:在历史上,外汇管理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2.外汇管理的内容
  外汇管理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外汇收入的管理、外汇运用的管理和汇率管理。其中着重把握汇率管理,汇率管理就是对外汇的价格实行管制,形成事实上的各种各样的复汇率制。复汇率制是一国货币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汇率。国际货币基金规定,如果一国货币现汇买入、卖出汇率的差价和各种汇率之间的价差超过2%,或者本国挂牌汇率与国际市场不一致,差额超过1%并存在时间超过1周,则属于复汇率。
  形成这种汇率制度的主要途径有:
  (1) 法定的复汇率制,即政府同时规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官方汇率。
  (2) 双轨制汇率,即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状况。
  例题:单选
  我国外汇管理属于(  )的国家
  A. 实行全面、严格管理的国家
  B. 实行部分外汇管理
  C. 基本上取消外汇管理
  D. 完全取消外汇管理
  答案:B
  解析:目前,我们国家实行的是部分外汇管理制度,这是由我国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在法定的复汇率制中,与金融汇率相比,本币在贸易汇率中相对低估,其目的是(  )。
  A鼓励资本流人                  B.抑制资本流入
  C刺激出出口抑制进口             D.刺激进口抑制出口
  答案:C
  (二)货币可兑换
  1.货币可兑换的概念与类型
  是相对外汇管制而然的,指居民不受官方的限制,按照市场汇率自由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兑换,用于对外支付或作为资产来持有,包括货币完全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货币可兑换进行分类。
  (1)依可兑换的范围可以分为对内可兑换和对外可兑换:
  对内可兑换是指居民可以在国内自由持有外币资产,并自由地在国内把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国货币。
  对外兑换是指居民可以在境外自由持有外汇资产和自由对外支付,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居民可以在境内自由持有外汇资产和兑换外汇。
  (2)根据货币可兑换的程度,可以分为完全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
  2.经常项目可兑换的标准和内容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成员国如接受第八条款规定的义务,则该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第八条款成员国,其货币将被视为可兑换货币,第八条款主要有三项内容。
  (1)不得对经常性国际交易的付款和紫金转移施加限制。
  (2)不得实施歧视性货币措施和复汇率政策。
  (3)成员国对其他国家所持有的本国货币,如对方提出申请并说明这部分货币结存系经常性交易中获得的,则应予购回。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30条对经常性交易规定:
  (1)所有同外贸和其他经常性业务(其中包括服务)以及正常的银行短期信贷业务相关的支付;
  (2)应付贷款利息和其他投资净收益的支付;
  (3)数额不大的偿还贷款本金的或摊提直接投资折旧的支付;
  (4)数额不大的家庭生活费用汇款。
  例题:多选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三十条,下列各项中属于经常性交易的是( )。
  A. 直接投资本金的撤回        B.应付贷款利息的支付
  C.摊提直接投资折旧的支付      D.移民的固定财产变卖转移
  E.数额不大的家庭生活费用汇款
  答案:BCE
  3.经常项目可兑换与外汇管理
  成为IMF第八条款成员国,并不是说明不能对经常项目进行外汇管理,只要这些管理措施不违反第八条款规定的义务,就不构成经常项目可兑换的限制,不属于对经常项目可兑换进行限制的有5中情况。
  (1)源于其他原因或目的而出现的间接外汇支付限制;
  (2)政府规定以某种特定形式和渠道支付或转移外汇;
  (3)为实现监测目的而制定的验证和登记手续;
  (4)非政府行为引起的支付阻碍或拖延;
  (5)实行外汇留成制、外汇收入部分上缴制、外汇收付结售汇制和规定进口商以特定货币支付货款。
  (三)外债管理
  1.外债与外债管理的概念
  (1)外债是指在任何特定时间内,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责任的债务,包括本金的偿还和利息的支付。
  根据我国外汇管理局的定义,我国外债包括:
  l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l 外国政府贷款
  l 外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
  l 买方信贷
  l 外国企业贷款
  l 发行外币债券
  l 国际金融租赁
  l 延期付款
  l 补偿贸易中直接以现汇偿还的债务
  l 其他形式的对外债务
  (2)外债管理是指一国政府对外债及其运行加以控制和监督。
  2.外债管理的内容
  外债管理主要包括外债总量管理、外债结构管理和外债营运管理三方面的内容。
  (1)外债总量管理
  其核心是外债总量适度,不超过债务国的吸收能力。外债的吸收能力取决于债务国的负债能力和偿还能力两个方面。
  目前世界各国用来监测外债总量是否适度的指标主要有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三个。
  国际通行的标准是20%的负债率、100%的债务率和25%的偿债率是债务国控制外债规模的警戒线。
  例题:单选
  用来衡量外债总量是否适度的偿债率指标是(    )。
  A.(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100%
  B.(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当年货物服务出口总额)?100%
  C.(当年外债还本付息总额/当年货物服务出口总额)?100%
  D.(当年外债还本付息总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100%
  答案:C
  .用来衡量外债总量是否适度的债务率指标是( )。
  A.  B.
  C.  D.
  答案:C
  (2)外债结构管理
  外债结构管理的核心是优化外债结构,具体包括外债种类结构的优化、外债期限结构的优化、外债利率结构的优化、外债币种结构的优化、外债国别的优化和外债投向结构的优化。
  (3)外债营运的管理
  是对外债管理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包括外债借入管理、外债使用管理和外债偿还管理。
  例题: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外债范畴的是(  )
  A.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B. 我国商业贷款
  C. 发行国际债券
  D. 外国直接投资
  答案:D
  解析:外国直接投资不纳入外债的范围。
  (四)我国的外汇和外债管理
  1.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与外汇管理
  主要了解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主要的成就:
  (1)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制度,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1996年底);
  (3)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2.我国的外债管理
  (1)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不借外债,也不接受外国投资,改革开放以后才积极利用外资和举借外债,但是偿债率、负债率和债务率等指标都在国际公认警戒线以内。
  我国外债存在的主要问题:外债结构不合理;来源过分集中于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外债投向不尽合理
  (2)了解我国外债管理的部门分工
  l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编制利用国外贷款的计划;
  l 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中资企业借用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融资条件的审批;短期国际商业贷款余额指标的核定;外商投资企业发债、项目融资借款条件的审批;外债的登记、监测、开户以及还本付息、相关结售汇的核准;对外担保的登记和审批等等;
  l 财政部负责主权债务的对外签约和债务资金的使用管理。
  例题:单项选择题
  某国2001年的有关经济指标如下:出口1600亿美元,进口1300亿美元,未清偿外债余额为460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占15%,国民生产总值为3820亿美元。该国的负债率为(  )。
  A.12.0%
  B.15.3%
  C.28.8%
  D.35.4%
  答案:A
  分析:掌握各种外债管理的指标计算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