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财会金融 >> 会计职称 >> 正文
2015年会计初级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绪论
发布时间:2011/12/3 19:51:02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一、本章大纲
  (一)掌握法和经济法的涵义
  (二)掌握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三)熟悉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
  (四)熟悉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五)了解法的本质与特征
  (六)了解法的形式,法律规范、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
  (七)了解法的实施的概念、法律责任
  二、重点与难点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
  一、法和法律
  (一)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与法律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法律一词,有广、狭二义, 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而广义的法律则指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2.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3.法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
  (2)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二)法的形式
  我国法的形式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行
  政规章以及国际条约等几种。
  (三)法律规范、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
  1.法律规范。通常由假定、处理、制裁三部分构成。
  2.法律部门。我国法律部门主要有: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3.法律体系。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分为若干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即为法律体系。
  二、经济法的概念
  (一)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1.市场主体调控关系
  2.市场运行调控关系
  3.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4.社会分配调控关系
  三、经济法律关系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规定和调整而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
  经济法律关系由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和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三个要素构成。
  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人或组织。
  (2)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包括:国家机关、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和有关人员、个人。 
  2.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密切联系,不可分离。
  3.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1)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2)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主要包括:物、非物质财富、行为。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要求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相应的法律规范依据;二是有经济法主体,这是法律权
  利与义务的实际承担者,三是有法律事实出现。法律事实可以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