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财会金融 >> 会计职称 >> 正文
2015年中级会计考试经济法辅导课堂(1)
发布时间:2011/12/8 20:07:31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第一部分 命题规律总结及趋势预测
  一、《经济法》的基本结构
  中级《经济法》教材包括经济法(第1-7章)和税法(第8-12章)两个部分。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经济法部分的平均分值为65分,其中简答题、综合题主要来自经济法部分;税法部分的平均分值为35分,其中计算分析题主要来自税法部分(2005年的计算分析题并入简答题)。
  经济法部分 税法部分
  2003年 65分 35分
  2004年 66分 34分
  2005年 65分 35分
  平均 65分 35分
  二、题型题量及应试技巧
  2005年中级《经济法》的考试题型进行了重大调整,突然取消了计算分析题,只保留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和综合题共5个题型。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试题只是将税法的计算题适当变换一下出题形式并入简答题,流转税和所得税的计算不可能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一般情况下,2006年的题型题量将与2005年保持一致,但是否再次进行调整,考生应密切关注有关通知(2006年年初将公布考试题型)。
  2005年中级《经济法》的考试题型包括客观试题和主观试题两个部分。其中,单选题(25分)、多选题(40分)和判断题(10分)属于客观题(合计75分),采用计算机阅卷,要求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中填涂答案;简答题(15分)和综合题(10分)属于主观题(合计25分),要求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中的指定位置答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简答题 综合题
  2003年 20题
  20分 15题
  30分 10题
  10分 2题
  10分 2题10分 2题20分
  2004年 20题
  20分 15题
  30分 10题
  10分 2题
  10分 2题10分 2题20分
  2005年 25题
  25分 20题
  40分 10题
  10分 3题15分 1题10分
  1、单选题(25分)
  2005年单选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2005年单选题的难度较大,在25个题目中,有10个题目是以小案例题的形式间接命题,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相关考点,而且要学会正确理解、灵活运用。单选题在五个题型中属于最简单的一个题型,能否在单选题中拿到尽可能高的分数是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的基础。
  2、多选题(40分)
  2005年多选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多选题有四个备选项,正确答案为2-4个。考生只有选中“全部的”正确答案才能得2分,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为0分。由于评分标准十分苛刻,多选题得0分很容易,得2分十分困难。对考生而言,多选题是难度最大的题型,是考生能否通过考试的最大障碍,因为2分和0分的差距就在考生的“犹豫不决”之间。
  在考试中,有些多选题可以采取“排除法”,只要考生能排除掉1-2个错误答案,剩下的备选项即使没有把握也只能作为正确答案,但问题的关键是能否成功排除。 [NextPage]
  3、判断题(10分)
  2005年判断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首先注意判断题的评分标准:每小题判断结果正确的得1分,判断结果错误的扣0.5分,不判断的不得分也不扣分;但判断题整个题型的最低得分为0分。也就是说,即使考生在10个判断题中全部判断失误(不幸),也不会殃及其他题型的分数(不幸中的万幸)。
  做判断题对考生而言是“痛苦的决择”,因为“一念之差”对考试成绩的影响是1.5分。在考场上,如果对单选题、多选题没有把握,绝对应当碰一下运气,但对没有把握的判断题,考生最好坚持“谨慎原则”。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判断错误的只扣0.5分,从概率的角度,对没有把握的题目全部判断“对”或者“错”的“期望收益”将大于0,但前提是自己的运气不要太差。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考生最好坚持“谨慎原则”。
  4、简答题(15分)
  2005年简答题共3个题目,每个题目5分。其中,两个题目来自经济法部分,1个题目来自税法部分。
  5、综合题(10分)
  2005年综合题只有1个题目,共10分。考试应注意综合题的答题步骤:第一步作出明确的判断,第二步引述法律条文,第三步作具体分析。
  以2005年综合题的第4个小问题为例:“甲公司能否解除与乙宾馆的买卖合同?为什么?”(本小题2分)。
  第一步,作出简单明确的判断(0.5分),如果时 间允许,可以完整地写出“甲公司可以解除与乙宾馆的买卖合同”,也可以简化为“甲公司可以解除买卖合同”。
  第二步,引述法律条文(1分)。标准答案:“根据规定,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在阅卷过程中,的确不要求考生一字不差地引述法律条文,考生可以自己组织语言进行适当地变通,但法律条文中的关键词必须准确到位。考生应清楚的是,变通是否适当,不可能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对有可能出综合题的考点,不仅需要准确理解,还要准确记忆。此外,类似“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的文句,考生可以简单地写成“根据规定”即可,这不是评分的要害。
  第三步,作具体分析(0.5分)。标准答案:“本题中,甲公司同意乙宾馆推迟1个月付款,但1个月后经甲公司催告,乙宾馆仍未付款。所以甲公司可以解除与乙宾馆的买卖合同”。在作具体分析时,考生应针对法律条文中的关键词,结合案例中的实际情况作一个简明的分析即可,切不可洋洋洒洒(注意您根本没有洋洋洒洒的时 间)。
  最后,希望考生作综合题时务必保持卷面整洁、行书工整、条理清晰,乱成一团的卷面没有人会有好心情瞪大眼睛去帮您找其中的要点。
  三、重点章节
  根据最近3年的考试情况,教材的12章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非常重要):第2、3、5、6、7、9章
  第二层次(比较重要):第4、10、11、12章
  第三层次(一般):第1、8章
  各层次分值表
  层次
  年份 第一层次
  (6章) 第二层次
  (4章) 第三层次
  (2章)
  2003年 70 26 4
  2004年 68 28 4
  2005年 66 28 6
  平均 68 27 5
  2003-2005年各章分值统计表
  章节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平均分值
  1 4 4 5 4
  2 8 10 11 10
  3 13 15 6 11
  4 4 2 6 5
  5 11 8 16 12
  6 11 12 9 11
  7 13 15 12 12
  8 0 0 1 0.33
  9 13 8 12 11
  10 11 6 7 8
  11 7 13 7 9
  12 4 7 8 8
  四、2005年教材的主要变化
  2005年辅导教材进行了重大调整,2006年将基本维持不变。对于2005年新增、调整的内容,希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高度关注。2005年辅导教材的主要变化是:
  第一章:在“行政复议范围”中,新增了“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教材P18)。
  第二章:(1)删掉了原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律制度”的全部内容;(2)删掉了“违反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法律责任”;(3)删掉了“违反合伙企业法的法律责任”;(4)新增了“合伙人退伙后的相关事务处理”(教材P48-49)。
  第三章:(1)对 “公司登记管理”进行了重大调整(P55-59);(2)新增了“董事、经理的任职资格”(P66);(3)新增了“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一般决议、特别决议”(P73);(4)新增了“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职权”(P74-75);(5)删掉了“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1)新增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出资额的对外转让”(P104);(2)调整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董事会的特别决议”(P105-106);(3)对第四节“外资企业法”进行了多处调整。
  第五章:(1)新增了“破产财产、破产债权的界定”(P140-142);(2)删掉了原“破产救济和破产责任”。
  第六章:(1)删掉了“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违反票据法的法律责任”等内容;(2)新增了“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和年度报告”应披露的具体内容(P172-175);(3)删掉了原“外汇管理条例”的全部内容。
  第七章:(1)删掉了“表见代理”、“表见代表”的内容;(2)新增了“定金的适用情形”(P220);(3)调整了“租赁合同”的内容(P237-238);(4)调整了“融资租赁合同”的内容(239-240);(5)新增了“承揽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和委托合同”(P240-244)。
  第八章:删掉了“税种的分类”。
  第九章:(1)新增了“不征收增值税的项目”(P262);(2)重新解释了“价格折扣、现金折扣”(P267);(3)调整了“销售旧货、旧机动车”的规定(P268第6条);(4)将农产品进项税额的抵扣标准由原来的10%调整为“13%”(P270);(5)新增了 “东北地区”“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P272);(6)在“进项税额抵扣时限”中,新增了关于“税控发票”的规定(P273-274);(7)调整了“增值税出口退免税规定”(P279-284),特别是调整了“免、抵、退”的计算方法(P281-283);(8)新增了“外购和委托加工的已税消费品的抵扣”规定(P303第9条);(9)调整、新增了“营业税减免税规定”(P319-321);(10)对“关税”进行了大幅改动,调整了“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调整了“关税的纳税申报期限及滞纳金的比例”(P325-333)。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