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1、主体
2、过错:故意或者过失
3、违法行为
4、损害事实
5、因果关系
(二)归责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指违法行为发生后由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来处理。
2、公正原则
3、效益原则
4、合理原则
(三)免责
1、时效免责
2、不诉免责
3、自首立功免责
4、自助免责
5、补救免责
九、立法
(一)立法体制
1、含义
立法体制包括立法权限的划分,立法机关的设置和立法权的行使等方面的制度。
2、分类
(1)国家立法权:由一定的中央国家权力行使,在我国的行使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地方立法权:由一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在我国,地方立法权的行使主体包括省、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经济特区所在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
(3)行政立法权:指由特定的行政机关依法行使立法权。在我国,行政立法权的行使主体是国务院及其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政府,较大的市人民政府。
(4)授权立法权
在我国,授权的情形有两种:一是国务院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对法律相对保留实行制定行政法规;二是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制定经济特区法规。
(二)我国最高国家机关立法程序
1、提出法律议案
2、审议法律议案
3、表决和通过法律议案
4、公布法律
十、法的实施
(一)执法的原则
1、依法行政原则
2、讲求效能的原则
3、公平合理的原则
(二)司法的原则
1、司法公正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
4、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三)守法
指全体社会成员以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四)法律监督
1、国家机关监督体系
(1)权力机关的监督:监督的主体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2)司法机关的监督:在我国监督的主体是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
(3)行政机观的监督: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行政复议,行政监管
2、社会监督法律体系
(1)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2)社会组织的监督
(3)公民的监督
(4)法律职业群体的监督
(5)新闻舆论的监督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