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职业资格 >> 司法考试 >> 正文
2015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考点荟萃(6)
发布时间:2011/3/12 19:11:14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ziteng

  十一、法律方法

  (一)法律推理

  1、演绎推理:指从一个共同概念联系的两个性质的判断处发推导出另一性质的判断。也称之为三段论的推理。例如:大前提:杀人者死。小前提:张三故意杀人。结论:张三应该判处死刑。

  2、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搬的推理。

  3、类比推理: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4、辩证推理:侧重于对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的实质内容进行价值评价或者在相互冲突的利益之间进行选择的推理。

  (二)法律解释

  1、解释的种类: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按解释主体和效力不同标准划分)

  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按解释尺度的不同标准划分)

  2、解释方法: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

  3、当代中国的解释体制

  (1)立法解释: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做出的解释,包括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和法律制定后出现新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省级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向全国人大提出解释法律要求。

  (2)行政解释

  (3)司法解释

  十二、法的演进

  (一)法的起源

  1、 法产生的标志:

  (1)国家的产生

  (2)权利义务观念的形成

  (3) 诉讼和地法的出现

  2、 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1)法产生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从一般规范性调整到法的调整的发展阶段。

  (2)法的产生经历了从从习惯到习惯法,再从习惯法到制定法的发展过程

  (3)法的产生经历了法与宗教、道德浑然一体到逐渐分化,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

  (二)法的传统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区别:

  1、法律思维的不同

  2、法的渊源的不同

  3、法的分类的不同

  4、诉讼程序的不同

  5、法典编纂的不同

  (三)法治国家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 法治国家的标准:

  (1)法律保障****,限制公权力的运用

  (2)良法治理

  (3)宪法确立分权与权力制约

  (4)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

  (5)确立普遍的司法原则

  2、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条件:制度条件和思想条件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基本内容: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十三、法与社会

  (一)法与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二)法与政治

  两者都是上层建筑

  (三)法与道德

  法与道德在生成方式,行为标准,存在形态和调整方式等方面有本质不同。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