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外贸 >> 国际商务师 >> 正文
2015年国际商务师考试专业知识之国际经济法(14)
发布时间:2011/4/11 20:53:53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其他指标
  1.外债总额与本国黄金外汇储备额的比率,应按制在3倍以内。
  2.外债饱和后外债余额增长速度小于GNP增长速度。
  3.外债余额增长速度小于外汇收入增长速度。
  4.外债饱和后,年偿还外债本息增长速度小于年外汇收入增长速度。
  在衡量—国债务负担时,要注意综合考察各项指标,因为每项指标只反映某一方面的问题,都存在局限性,单纯考虑某项指标,其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即便是综合考虑各项指标,也要注意同长期经济 形势结合起来分析:上述指标显示的是过去的情况,缺乏对未来形势发展的预见性,如进出口情况的变化,商品价格的升降,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以及能否持续地、有保证地借入外债等等,这些也是构成—国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
  国际债务危机
  国际债务问题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开始,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美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工业化而大量举借外债。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就是一些国家盲目引进外资后出现的一场金融危机。1973年石油价格上涨后,许多非石油出口国的国际收支严重恶化,这些国家本应降低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减少进口,以改善对外收支状况,但由于这些国家继续采取高增长战略,进口继续增长,只能靠举债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正好70年代国际资金供量过剩,利率较低,  1977-1979年美元汇率又不断下跌,导致很多发展中国家筹措大量外资。
  20世纪80年代美元利率的提高,导致了发展中国家还本付息额的不断提高。从1973年至1982年10年中,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增加了5倍。外债总额在1973年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22.4%,而到1982年,这个比重提高到34.7%,外债总额在1973年相当于出口收入的115.4%,而1982年则提高到143.3%。同时外债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官方贷款的比重降低了,短期贷款的比重提高了,长期债务中私人债务的比重提高了。
  在100多个发展中国家中,主要债务国和地区不过25个,它们占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的五分之四。其中,巴西、墨西哥、阿根廷、韩国、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土耳其、菲律宾、智利和哥伦比亚是重债国,这些国家外债额占外债总额的二分之一以上。这些国家发生债务危机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其中一个共同点就是,均在过去一些年中大量利用外资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由于过度借债,这些债务国家在遇到工业化国家经济陷入危机与低迷,西方国家纷纷提高利率的情形时,陷入到不能按期偿还债务的严重危机困境之中。债务危机产生后,作为重灾区的拉丁美洲,出现了大量的资本外逃现象,国民经济的增长出现严重下滑。
  四、国际债务危机的成因
  20世纪80年代国际债务危机形成的原因,主要应从债务国国内的政策失误和世界经济外部环境的冲击两方面加以分析。债务国国内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和外债管理方针的不当,使外债规模的膨胀超过了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这是危机形成的内因;而世界经济的衰退,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等等,则是诱发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
  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一时风云突变,触发了债务危机。从债务国本身的失误来分析,国际债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发展中国家政策失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盲目地追求工业化和高速度,盲目地举借外债扩大投资规模,过高地估计了本国的生产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首先,许多债务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再加上不适当的汇率和外汇管制措施,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2.所借外债未形成合理的债务结构。发展中国家应当尽力设法吸引外资来推动国内经济建设,但是外资只能作为内资的补充,对外资的过份依赖必将造成不良后果。陷入债务危机的主要国家无不是在国际资金市场蓬勃发展之时,借入了超出自身偿还能力的大量贷款,而且未形成合理的债务结构。此处所说的债务结构主要是指债务的期限结构、利率结构、来源结构等。在期限结构上,世界银行公布的17个重债国均出现债务短期化趋势,即短期债务比重迅速上升。这样的债务安排,使得这些国家在借入的资金尚未或者未能及时产生效益的前提下,又要面临偿还贷款本息的问题,这势必加重这些国家短期债务偿还的负担。
  3.对所借外债未有效地加以运用。更重要的是,重债务国的外债资金利用效率低,未能把外债资金有效地用于生产性和创汇盈利性项目,不能保证外债资金投资项目的收益率高于偿债付息率。一些重债国将外债资金投向规模庞大而又不切实际的长期建设项目,有的项目最终没有形成任何生产能力。这样,在世界经济环境突变之时,自然难以应付,无法如期偿还债务。
  4.债务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资本逃避的现象。债务国一方面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借取大量的外债,来筹措资金,发展本国经济,另一方面却又面临着国内资金出于各种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外逃的难题。这势必影响债务国资金的使用安排,加重其偿还外债的负担。

  五、国际债务危机的解决办法
  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的爆发给国际金融界造成了极大的震动,为了减少其负面影响,各方陆续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此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债务的重新安排
  由债权债务双方协商修订原有的贷款协定,延长还款的期限。官方债务的重新安排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调在“巴黎俱乐部”进行,私人债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专门委员会进行重新安排。重新安排有三种基本形式:(1)由债权债务双方协商延长偿还本息的期限;(2)减免债务国的利息或本金负担;(3)把已有的债务重新转换债权人,即把对私人商业银行的债务转换为某个债权国官方或某个国际金融机构的债务。据统计,1982年至1985年间重新安排债务达119起、通过“巴黎俱乐部”重新安排的债务共计201.1亿美元,私人商业银行重新安排的债务协议金额为1358亿美元,其中为墨西哥重新安排的私人债务达437亿美元,委内瑞拉为210亿美元。
  (二)债务资本化
  债务资本化是指由债权银行将债务国所欠债务以一定的折扣出售给有意在债务国投资的外国公司或本国公司,然后由这些公司将其购买的债权凭证(债券)在债务国银行将外币兑换成债务国货币并在债务国进行投资,债务资本化的目的在于使外币债务转化成本币债务,最终转化为国内投资。债务资本化对债权银行、债务国以及债权凭证的购买者都有利可图、债权银行能够以低于账面的价格卖出到期未能实现的债权,收回大部分本金,以缓解由于债务拖欠造成的资金周转不灵;对债务国来说,能够将外币债务以本币购回,减少了外债,促进了投资;对债权凭证购买者而言,以低于账面额的价格买入债权,且按面值转换之后就增加了投资金额。
  (三)债务证券化
  债务证券化是指经济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将外债转换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以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也可以转换为国外有价证券。这种方式涉及到以现存债务工具交换成以本币或外币计值的新债务工具。新旧债权的条件完全不同,例如,新债权的面值可比旧债权的面值打—个折扣;或者面值不变,但新债权规定的利率比旧债权低。这种交换要求新债权是较为可靠或附有担保品的资产.并具有流动性,可以转让交易,而且债务人全部偿还这笔债务的可能性,要比偿还旧债的可能性更大。例如,1987年12月墨西哥与美国达成的“零点国库券方案”,由墨西哥政府从其储备中拿出现汇20亿美元,用于购买美国财政部发行的20年期,价值为100亿美元的零息债券,这些债券存入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作为墨西哥在美国发行100亿美元扬基债券的担保,债权银行以竞价方式把原来对墨西哥贷款以二分之一的折扣转换成墨西哥发行的新债券。实际上墨西哥以较少的现款换回—大笔商业银行的贷款。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