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药师 >> 正文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学专业辅导资料(7)
发布时间:2011/4/9 17:12:18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抗心力衰竭药
    CHF时收缩性减弱,心率加快,前后负荷增高,氧耗量增加,神经-体液系统主要变化为:
    1.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激活
    3.精氨酸血管升压素(AVP)分泌增加
    4.心房排钠因子(ANF)分泌增加
    一、强心苷类
    地高辛
    【药动学】 可口服或静注给药,不同制剂生物利用度有明显差别。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同服广谱抗生素减少地高辛降解,增加生物利用度。形成肠-肝循环,作用时间长。
    【作用机制】
    抑制心肌细胞膜上Na+-K+-ATP酶,使Na+-K+交换减弱、Na+-Ca+交换增加,促进细胞Ca2+内流以致胞浆内Ca2+增多、收缩力增强。
    大剂量下,造成心肌细胞内缺钾,从而减少静息膜电位及最大舒张电位,导致自律性提高。
    【药理作用】
    1.增强心肌收缩力(正性肌力作用)
    强心甙能选择性地、直接地加强衰竭心肌收缩力,心收缩期缩短。
    衰竭心脏使用强心甙后,虽收缩力增强而增加耗氧量,但同时因心室排空充分使心室容积缩小和心率减慢,所以总耗氧量不增加甚至可降低。
    2.减慢心率(负性频率作用):增强迷走神经活性,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衰竭心脏的心率。
    3.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1)小剂量:迷走神经兴奋,房室传导减慢,降低窦房结自律性。
    (2)大剂量:直接抑制抑制细胞膜Na+-K+-ATP酶,减慢房室传导。自律性提高,引起各型心律失常。
    【临床应用】
    1.慢性心功能不全
    对不同原因引起心力衰竭其疗效不同:
    (1)对伴有房扑、房颤的心衰疗效最好。
    (2)对高血压、心瓣膜病等原因引起的心衰疗效较好;
    (3)甲亢、严重贫血、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心衰疗效较差;
    (4)对肺原性心脏病、严重心肌损伤或活动性心肌炎引起的心衰疗效也差
    (5)缩窄性心包炎、重度二尖瓣狭窄引起的心衰疗效很差或无效。
    2.某些心律失常
    (1)心房纤颤:减慢房室传导作用,阻止过多的心房冲动传到心室,使心室频率减慢。
    (2)心房扑动:通过迷走神经效应缩短心房不应期,使心房扑动转变为心房纤颤,进而抑制房室传导,减慢心室频率。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增强迷走神经活性,终止其发作。
    【中毒和防治】
    1.毒性反应:安全范围小、治疗量与中毒量较接近、个体差异大。
    (1)胃肠道反应:出现较早,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 应注意与本身病症状相区别。
    (2)中枢神经系统:头痛、失眠、视觉障碍(视力模糊),色视(多为黄视或绿视)为严重中毒信号。
    (3)心脏毒性反应:最主要、最危险毒性反应,主要是各型心律失常。二联律为特征反应,也可出现三联律。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性心动过缓。
    2.中毒的防治
    (1)快速型心律失常用钾盐治疗,但对传导阻滞或心动过缓者不宜采用,因钾离子能抑制房室传导。
    (2)苯妥英钠、利多卡因对强心苷引起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有效。
    (3)传导阻滞或心动过缓可选用阿托品。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