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医师 >> 正文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知识:牙拔除术的禁忌证(1)
发布时间:2011/6/16 17:43:48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牙拔除术的禁忌证之肾脏疾病
  各类急性肾病均应暂缓拔牙。对各种慢性肾病,应判定肾的损害程度。慢性肾衰竭临床上较常见,引起的原因甚多,包括长期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动脉硬化、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肾结核、糖尿病、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舍格伦综合征)等。如处于肾功能代偿期,即内生肌酐清除率>500%,血肌酐<132.6μmol/L(1.5mg/dl),临床无症状,则拔牙无问题。但应注意预防感染,因其可使肾功能恶化。对于慢性肾衰竭接受透析治疗的病人,患牙作为病灶具有较大危害时,可在完成一次透析后进行手术,应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肾负担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

  牙拔除术的禁忌证—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为甲状腺呈高功能状态,其特征为甲状腺肿大、基础代谢率增加和自主神经系统失常。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病人多有神经系统症状(易激动、舌及两手平举向前伸出时有细震颤、失眠、紧张、焦虑等),高代谢症群(怕热、多汗、心动过速等),甲状腺肿大及突眼等表现。手术之精神刺激及感染可能引起甲状腺危象,有危及生命的可能。拔牙应在本病控制后,静息脉搏在100次/min以下,基础代谢率在+20%以下方可进行。注意减少对病人的精神刺激,使病人不恐惧、不紧张。麻药中勿加肾上腺素。术前、术中、术后应监测脉搏和血压,注意预防术后感染。

  牙拔除术的禁忌证之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有Ⅰ型及Ⅱ型之分。绝大多数为原发性,Ⅰ型病人的遗传倾向明显;Ⅱ型多见于中老年。其特征为高血糖、尿糖、葡萄糖耐量降低等。早期多无症状,至症状期方有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并可伴发心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心血管病变,为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因之引起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简称高心病)、视网膜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等。作为代谢内分泌疾病,糖尿病人手术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高于正常人,伤口的愈合因蛋白合成障碍可能延迟。
  一般拔牙或小手术用局麻者,特别是术后能进食者,对糖尿病的影响较小,对糖尿病原有的治疗方案不必改变。拔牙时,空腹血糖以控制在8.88mmol/L(160mg/dl)以下为宜。未控制而严重的糖尿病,应暂缓拔牙。
  糖尿病病人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拔牙最好在早餐后1~2h进行,因此时药物作用最佳。术后应注意进食情况、继续控制血糖,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