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医师 >> 正文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知识:牙拔除术的禁忌证(2)
发布时间:2011/6/16 17:44:44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admin
  牙拔除术的禁忌证之造血系统疾病一
  贫血:指外周血液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下限,一般伴有红细胞数量或压积减少。WHO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氰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为: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为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
  皮肤和黏膜苍白是贫血最常见的体征。观察指甲、手掌皮肤皱纹处、口唇黏膜和睑结膜等处,对诊断均有帮助。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思想不集中等皆为常见症状。血红蛋白低于60g/L者,约30%病人可有心电图改变。
  血红蛋白在80g/L以上,血细胞比容在30%以上,一般可以拔牙。慢性贫血者因机体已有良好适应性和代偿功能,即使血红蛋白较低,也能耐受_般手术。但老年或动脉硬化者,血红蛋白应先保持在100g/L左右,以防止术中术后出血。
  1)再生障碍性贫血:
  口腔门诊一般多见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贫血,皮肤及黏膜可有出血瘀点或瘀斑。血液检查时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均减少,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也延长。如经治疗已缓解且血红蛋白在80g/L以上者,可以拔牙。
  2)巨幼细胞性贫血;
  主要由体内缺乏维生素Bl2或叶酸所致。临床上有三种主要类型,即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以叶酸缺乏为主,恶性贫血,以及药物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如贫血不严重,对拔牙耐受性良好者,可以拔牙。
  3)缺铁性贫血:
  是体内缺铁的发展结果。最早是贮存铁耗尽;继之为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最后才发生缺铁性贫血。以上三阶段总称为铁缺乏症。本病在妇女、婴幼儿及儿童更为普遍。贫皿不严重者可耐受拔牙。
  4)溶血性贫血:
  门诊见到者多属慢性、起病缓慢,症状轻,有贫血、黄疽、肝脾肿大三大特征。溶血性贫血,尤其是自身免疫性者(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者,术中或术后有发生溶血危象或肾上腺皮质危象的可能,应与有关专家合作拔牙。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